1904年,济南,这座千年文化古城,在内陆城市中第一个自开商埠。然而今天,这个曾经有着浓厚重商文化和开放基因的城市正面临着首位度低、辐射力弱,与相邻省份相比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亟待突围的窘境。

  济南强,山东强。痛定思痛,济南谋变。南方考察、省会战略、四个中心、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一场新时代的“济南战役”全面打响。三年来,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魄力,济南咬定发展不放松,实现了“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三年有突破” 济南高质量发展全面起势

  突破,是三年来济南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四个中心”建设,历经2016年“一年有势头”、2017年“两年有看头”之后,终于实现了2018年“三年有突破”。刚刚过去的2018年,济南顺利跻身“全球二线城市”,进入亚洲城市50强排行榜,在改革热度指数排名中位居全国第5位,济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已全面起势。

  2018年,济南市GDP增长7.4%,达到了7856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2位,在全省的首位度持续提升,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济南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了“三个千亿”的新突破:浪潮集团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中国重汽销售收入过千亿元、高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元。此外,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双双突破3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山东省半壁江山。

  新年伊始,莱芜区、钢城区正式挂牌,济南发展翻开新的一页。在此之前,济南已形成“东拓、西进、南控、北跨”的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从“大明湖时代”到“黄河时代”,济南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迎来历史性巨变。目前,准备让黄河穿城而过的济南,正瞄准制约城市空间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同步推进“三桥一隧”跨黄河桥隧工程建设,最终形成26座跨黄通道,让黄河变成“城中河”。随着立体交通网的构建,一个大路通南北、大河贯东西的国际化大都市正崛起于京沪之间。

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员工在组装浪潮服务器在位于济南高新区的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员工在组装浪潮服务器
 
 

 2018年,济南共举办高端峰会、论坛、大赛35场,同比增长600%,活动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之最。因为有了这些活动,一大批国内外企业家、高端人才在世界地图上“标注”济南,也“爱上”济南。在中国体改研究会发布的省会城市改革热度指数中,济南位于北京、重庆、上海、成都之后排名全国第5位。最新的《世界城市名册2018》将济南列为“全球二线大城市”。

  回首三年改革路 破立之间的考量与启示

  ——格局之变:打开视野、直面差距、知耻后勇

  2017年5月初,济南市党政考察团先后到杭州、合肥、郑州三市考察。济南的党政干部们一次次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同为省会城市,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与南方先进地区相比,济南的干部视野窄了、路子慢了、作风虚了。

  反躬自省的不止是济南。2018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勇于自曝家丑,在全社会掀起一场反思过去、直面差距大讨论。7月5日-8日,山东省党政代表团一行50余人,赴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学习。一路学习,一路思考,一路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所见所闻让人“眼热、脸红、心跳”,心中那股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机感更强烈了。2018年10月30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再次踏上南下的旅程,赴对标城市深圳学习考察。

  知耻而后勇。经过一番“推门开窗”的对标考察,一股“让实干者实惠、为担当者担当”的实干之风扑面而来。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前后,济南以及山东重整行囊再出发,敞开心扉再开放,足见齐鲁文化的开放包容。

  ——蓝图之变:抓好顶层设计,高质量绘制省会发展蓝图

  对标先进,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怎么干”。经过精心谋划,济南市领导班子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确立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基本建成与山东经济文化强省相适应的现代泉城。济南未来的发展框架为:“一主一副,五大次中心,十二个区域中心,加两个卫星城”。“四个中心”的总目标和“东拓、西进、南控、北跨”的城市框架更加明晰,一幅“听得见泉水叮咚、看得见一城山色”的美好蓝图引人入胜。

  “突破济南”就是“突破山东”。与此同时,山东省委省政府也密集调研济南省会城市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鼓励济南敢于善于先行先试,坚持高眼界、高标准、高要求,按照“世界眼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真正把济南建成一个融历史文化和现代大都市为一体的“大强美富通”现代化省会城市。

  在诸多蓝图的顶层设计中,“敢想敢干”成为济南鲜明的底色。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所所长高福一说,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黄河是济南迈不过去的一道鸿沟。在这一观念影响下,济南城市发展空间长期受天堑制约,形成了以大明湖为中心,东西狭长、南北短促的带状格局。

  济南济南,越挤越难。只有跨过黄河去,才能“解放”全济南。走出“大明湖时代”,新济南要转身拥抱一个跨越发展的“黄河时代”,这是新时代的呼唤与选择。

  ——作风之变:咬定目标,一以贯之,一张蓝图绘到底

  对济南,对山东而言,最缺的不是规划,而是一以贯之、一心一意、一代接一代干下去的精神与韧劲。反思济南这三年,“四个中心”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也正是得益于咬定目标不放松,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毅力和恒心。

  济南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便是一个生动的诠释。

  据济南市金融办主任张华介绍,济南真正将金融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将金融中心提高到战略层面考量是在“四个中心”提出之后。在这一战略实施中,为了与其他城市差异化发展,济南根据自身特色,进一步将“金融中心”修正为“建设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随后,陆续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出台“金九条”等一大批扶持政策,举办产业金融论坛,打造国际影响力。围绕“产业金融中心”,济南一步一个脚印。到2018年,济南金融发展的首位度进一步提升,推动建设“一轴双核”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中心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随着金融业集聚度的提高,在“物理变化”之外,产融一体的“化学反应”也悄然发生。

 
 

2016年7月,伴随着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推进,济南市历下区组建历下控股集团,作为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棚改旧改、投资融资为一体的城市运营服务平台。当年9月,为服务于济南市区域性科创中心和产业金融中心建设,历下控股在中央商务区内投资运营济南科技金融大厦,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但随后发生的奇迹让历下控股集团董事长刘思广都直呼“想不到”。

  济南中央商务区国际金融城4-36地块规划效果图

  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济南科技金融大厦的运营团队迅速打造起具有济南特色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和园区运营管理体系。其中,他们探索出的“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服务体系,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成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济南方案”。据大厦运营方——济南科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义开介绍,他们还同时搭建了“微软济南孵化平台”“高层次人才加速器”“亚信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创新中心”。

  “目前我们正在与章丘区共建‘明湖科技谷’项目。”李义开说,该项目由历下区负责运营,章丘区提供土地,主要承担科金大厦孵化项目的落地。济南产业金融中心建设的 “飞地经济”模式就此诞生。

  人到半山不停步 船到中流当奋楫

  如果从“突破山东”这个维度看,济南的发展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绩,但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未来几年才是真正的挑战。

  高福一认为,当前济南城市框架已经拉开,高铁、机场、地铁等基础设施加速建设,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一个“强省会时代”即将到来,济南蓄势待发的条件比任何时候都好。要珍惜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现从“突破济南”到“突破山东”的华丽变身。

  ——顶层设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随着版图进一步扩大,城市框架拉开,进一步谋划好城市布局极为重要,甚至比莱芜的划入意义更大。

  比如创新谷的建设。该项目位于长清区,由高新区管理,计划打造成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软件名城的主要载体。虽然有大学城作为依托,但当地属于落后地区,现有的山东师范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高校,数量虽多,但科研支撑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长远发展的后劲不足。

  而莱芜济南区划调整后,如何实现“1+1>2”甚至“>3”,要深入分析莱芜的产业特点,重点发挥其生物制药等领域已有优势。区划调整,不仅仅是“物理变化”,要迅速产生“化学反应”。

  “做‘大’济南,首先要体现在经济体量、总量的不断扩大,不断增强。”济南市长孙述涛说,济南莱芜区划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科学决策,对于做大做强省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必将推动省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济南在北跨等战略实施中要做好产城融合“大文章”,要研究如何发挥产业优势。重点龙头企业的产业配套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

  2017年,科技部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济南的问题在于,有企业而缺少本地产业配套,像重汽、浪潮的很多配套产业都分布在南方。本土龙头企业缺配套,新引资项目更是如此。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德国费斯托全球生产中心一期项目已经投产,二期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二期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到55至60亿元。据项目总监尹立云介绍,目前公司所需要的零部件供应商基本全部来自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济南本土供应商几乎为零。他们也非常期望,未来企业也能在济南、在山东实现本地化采购与生产。

  ——一以贯之,务必保持战略定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某种程度看,山东之所以落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规划和政策不能一以贯之,总是调整太快。

  早在2003年,省里就明确提出高新技术、民营经济和外经外贸是山东经济发展三大重点。如今看来,这一论断仍不过时,但可惜没有牢牢抓住不放,久久为功。一个战略要执行下去才有价值,否则毫无意义。反观邻省江苏,他们提出了工业振兴八大工程,并持之以恒,一直干下来成果丰硕。

  ——变劣势为强势,变优势为胜势

  从全国来看,山东产业体系完备,有15个城市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列。山东的优势也是济南的优势,要发挥好其中的创新资源优势。

  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要借鉴深圳产业园区和集群发展经验,不能单纯依靠单个企业的投入和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要从全省战略层面建设一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服务平台,重点突破公共性、关键性技术领域。不能再走“撒芝麻盐”的老路,政策要重点突破、有的放矢。比如数字经济方面,济南已经具备很好的基础条件,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对全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同时,要注意不能只看硬件建设,还要拼软件,发挥平台的作用。历下控股集团旗下的济南科金大厦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范例。

  在招商引资方面,不仅要看首期规模,还要看后期成长,才能实现从“引进一个企业”到“引进一个产业”的质的飞跃。

  在创新创业方面,培育本土企业,从小抓起,避免大的引不来,小的没抓好。突破济南,关键在人。济南的长足发展,既要有“店小二”,有“李云龙”,更需要“挑山工”。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要有顶层设计,建立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激励机制,选拔一批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干部。(陈川 张启伦 李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