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海化隆等多地推“移风易俗” 结婚彩礼最高减一半之多

  图为李吉胜(左)和小儿子准备向女方送彩礼。 张添福 摄

  中新网西宁12月10日电 题:青海化隆等多地推“移风易俗”结婚彩礼最高减一半

  中新网记者张添福

  小儿子19万元的婚娶彩礼,最终,双方约定成8万元,这让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巴燕镇下地滩村的李吉胜喜笑颜开。

  李吉胜9日对中新网记者说,五年前,大儿子婚娶彩礼是16万元,结婚总共花了18万元多,“我们平时在外打工,一时凑不上这么多,还跟别人借了5万多。”

  而今年,李吉胜的小儿子到了适婚年龄,刚开始,女方提出19.6万元彩礼,之后,双方一步步商量成16万和11.4万。

  “其实,19.6万元的彩礼钱在我们这里还不算高,要真这样,我们又得向亲戚朋友借一大笔钱办婚礼。但为儿子操办婚事,这是当父母的‘任务’,不得不办。”李吉胜苦笑说,来年,只能继续打工还账。

  而如今,就在李吉胜一家准备“忍痛接受”之际,他们赶上了该县推出的移风易俗树新风活动。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12月6日,化隆县官方发出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嫁娶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宜小办”,切实减轻人情消费负担,遏制“因婚返贫、因婚致贫。”

  化隆县规定,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体婚娶彩礼不超过12万元(含首饰等所有附属费用),汉族不超过10万元,婚礼随礼原则上每人不超过100元。

  上述指导意见在该县微信公众平台“微化隆”甫一发布,便在民众微信朋友圈“刷屏”。化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玉峰说,很多人留言、点赞、转发,支持这一做法。有人还评论称这是“大快人心的大好事。”

  据中新网记者了解,此前,化隆县一些村落,婚娶彩礼直逼二三十万元。

  12月9日,根据移风易俗指导意见及村规民约,李吉胜一家将双方最终约定好的8万元彩礼,送到女方家。

  下地滩村党支部书记闫志顺在村里农民讲习所,向村民宣讲移风易俗相关精神时说,全村村民都受到了移风易俗带来的实惠,“不然,像李吉胜一家,大儿子结婚欠的钱,还没有还完,就又该给小儿子借钱办婚事了。”

  巴燕镇党委书记曹常青说,为了推进移风易俗,该镇完善“一约一会”(即村规民约及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引导大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据中新网记者梳理,为了向饱受诟病的“天价彩礼”“一个媳妇半条命”等问题“开刀”,青海省多地出台相关办法。

  11月,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发布的《互助县农村红白喜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建议,将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包括“干礼”“三金”及衣服等),提倡“不要房、不要车,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自强创业观,摒弃因婚借贷、婚后还账,尤其是让老人背账还贷的陋习。

  10月,海东市循化县举行移风易俗动员部署大会,也对彩礼做出建议,如不超过12万元(含首饰钱、定茶钱、化妆品钱、“打发拉”钱、开箱钱、手机钱等附属费用),不得另立名目、增加费用。

  “在青海,结婚的诸多细节,包括彩礼钱、压柜钱、眼泪钱、开门钱等等,最后把媳妇娶到家,就得花费二三十万呢,这笔钱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早就该有人来管管了,希望这套试行的新政策能够顺利执行。”网友“浮华”在网络发表评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