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26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和济南市规划局网站均挂出《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初稿进行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公示期30天。这是济南市首个名泉保护总体规划。规划划定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的直接补给区和重点渗漏带内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并提出管控措施。

  26日,济南市城乡水务局和济南市规划局网站均挂出《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初稿进行社会公示与征求意见,公示期30天。这是济南市首个名泉保护总体规划。规划划定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的直接补给区和重点渗漏带内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并提出管控措施。

  市民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及济南12345热线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意见受理截止日期为2018年8月25日。意见受理电话:0531-66602383;电子邮箱:mqbhjsc@163.com。

  齐鲁晚报 记者 王皇 实习生 张稳稳    

2035年地下水位目标 28.15米以上大于200天2035年地下水位目标 28.15米以上大于200天

  该规划分为总体保护和重点泉域控制两个层次,总体保护规划范围为洪范池泉域、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百脉泉泉域及长清-孝里水文地质单元,总面积约3542.8平方公里。重点泉域控制规划范围为趵突泉泉域和白泉泉域,总面积约2392.4平方公里。

  规划提出近期(2020年)目标是修复、提升直接补给区和重点渗漏带入渗补给能力,保持补给区雨水入渗总量不减少;保持正常降雨条件下市区四大泉群持续喷涌;推进十大泉群的详细规划,完善七十二名泉及“泉-城文化景观”要素的风貌保护与提升。远期(2035年)目标是保持正常降雨条件下全年地下水位达28.15米(黄色预警线)累计200天以上;形成系统化的泉水生态保护体系,推进申报世界遗产,泉水特色风貌和泉水文化得到全面提升。

  对泉水的保护从保护泉水生态循环全过程和彰显泉水文化软实力两个方面入手,着力“保水源、保路径、保风貌、保文化”。

  “保水源、保路径”上,构建“两区三级”的总体保护体系,两区为补给区和汇集出露区,对补给区包含的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和间接补给区及汇集出露区包含的集中出露区、重点富水区和一般富水区,实施分级保护与管控。依据《济南市名泉保护总体规划地质专项成果》,上述泉域及水文地质单元内,补给区面积2845.1平方公里,汇集出露区面积637.7平方公里。

  “保风貌、保文化”则是针对十大泉群、七十二名泉等泉水出露点,以及与泉水文化相关的泉水园林、泉水街巷和民居等提出的保护与管控措施。

补给区控制建设用地 出露区管控地下空间补给区控制建设用地 出露区管控地下空间

  补给区以保泉优先、兼顾发展,保护生态基底,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为保护原则,划分为重点渗漏带、直接补给区和间接补给区三级。现已划定的重点渗漏带面积为114.2平方公里,直接补给区面积为1176.9平方公里,间接补给区面积为1554.0平方公里。

  直接补给区重点控制城市建设用地与镇村建设用地规模及地上地下叠加建筑密度,逐步恢复和提升入渗功能。但禁止建设污染水质的工业生产项目,禁止倾倒、堆放、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禁止建设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和生活垃圾填埋场。

  汇集出露区的总体原则是管控地下空间、保护径流通道,控制地下水开采、保证泉水喷涌。汇集出露区又划分为集中出露区、重点富水区和一般富水区三级。集中出露区面积为73.9平方公里;重点富水区面积为247.0平方公里;一般富水区面积为316.8平方公里。

  在保护措施上,对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在审查时,要求有《泉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对施工过程有了泉水保护的要求,同时竣工验收时,也要有验收涉及名泉保护设施的内容。

  在地下水开采上,分级控制,科学跟踪研究,建立水动态监测系统。集中出露区严格控制岩溶地下水开采,禁止新开凿岩溶水井,对已有岩溶水井进行普查,除政府批准的应急水源地外逐步关停。加强岩溶地下水动态监测,合理布置岩溶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网。

  七十二名泉20米内 禁止新建筑

  泉水出露点的保护上,七十二名泉的保护要严格保护现存泉水相关的历史风物,泉水出露点周围20米内,禁止新建、扩建任何与名泉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结合周边用地情况,应划定为公园绿地;泉水出露点周围50米内,禁止新建、扩建工程地基基础深度超过2米的建(构)筑物。

  集中分布的泉水出露点应结合周边环境特征划定集中的保护范围,特色鲜明的泉水出露点应规划建设为泉水主题公园。位于城市建成区内部的泉水出露点周围10米内应保持其自然状况,结合周边用地情况,应划定为公园绿地。

  建设开发立项 看环评也看“泉评”

  按照《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要求,规划划定趵突泉泉域、白泉泉域的直接补给区和重点渗漏带内的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并提出管控措施。限制建设区面积约296平方公里,禁止建设区面积约564平方公里。

  山体生态控制线与河流水系管理线内为禁止建设区。重点渗漏带内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和已供地用地,以及未供地的规划建设用地中确需建设的公益性设施用地为限制建设区,除限制建设区以外的用地为禁止建设区。

  直接补给区内现状城乡建设用地和城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规划城市建设用地为限制建设区,除限制建设区以外的用地为禁止建设区。

  直接补给区内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城镇建设用地严控项目准入、明确管控程序、强化验收环节。土地“招、拍、挂”或项目选址立项前,应依据《泉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提出泉水保护要求,也就是说,除了常规的环评外,还要看“泉评”,不符合泉水保护要求的不准立项。规划批准前已出让或划拨用地,济南市名泉保护主管部门应依据《泉水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作为规划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的依据。

  根据大气降水入渗系数分区,一级入渗分区中的居住用地不大于50%,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不大于60%;二级入渗分区中的居住用地不大于60%,商业及公共设施用地不大于70%。如地下空间无法满足停车需求,应增设地上停车楼。建设项目施工图设计与联审以及竣工验收中,确保保泉措施与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建泉域水文地质模型 预报地下水动态

  规划提出了泉水保障措施,其中技术性措施包括建立并完善“济南市地下水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市地下水位、地下水取水量、泉流量的实时自动监测;建立泉水喷涌预警系统;建立泉域水文地质模型,预报地下水动态。保泉还将建立健全名泉保护的投融资机制,确立政府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建立基金运作模式、设立名泉保护基金会。建立功能区划内项目补偿制度,提高地下水资源费(税)标准,改革目前的水价体系。(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