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6月3日讯

  张善学,像他的名字一样,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哪怕已经当了一辈子的老师,早已桃李满天下,但是他仍从未放弃学习的梦想,在本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时,拿起书本,一头扎进中医药领域,走上了漫漫的中医求学路。

  今年66岁的张善学,是平原县前曹镇官道张村人。1979年,他在德州平原县一所高中开始了教师生涯,教授学生英语课程。张善学通过自学医学知识,获得了“农村医生资格考试”,并且在学校的支持下开了一个校卫生服务室,在业余时间里干起了校医一职。

  在一次给学校师生做治疗的时候,张善学碰到了失眠、头痛这类顽固性的疾病,他在尝试了西医的疗法后发现效果并不显著,于是转而采用了传统的针灸疗法,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疗效。这次针灸疗法的尝试,让他发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从此张善学便立志一定要学习系统完备的中医知识,为更多人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然而为了不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张善学一直把这个想法深埋在心里。

  2006年张善学退休后,就自学起了中医课程,为大学的入学考试做准备,那时他已经53岁“高龄”。深知自己在中医专业领域的不足,张善学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无论是吃饭时还是睡觉前,他的手里总是捧着一本书。

  在他的家里,做满标注的书本与笔记也堆满了一整个书柜。在自学的过程中,张善学也曾遭遇过旁人的不解,但是他考学的决心却从未动摇过。经过了三年的寒窗苦读,张善学终于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的函授本科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本科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张善学在系统学习了中医的四大基础、五大临床以及西医的知识之后,对专业领域的中医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渴求,首次报考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备战考研,跟其他的考生一样,张善学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学习,然后再去上备战考研,跟其他的考生一样,张善学每天早晨6点就起床学习,然后再去上

  辅导班,一直学到晚上10点才回家。为了能系统的学习中医,他甚至还坚持骑自行车到山东省中医药大学去“蹭课”。

  考研之路本就充满艰辛,于他而言更不会是一帆风顺,张善学的硕士一考就是三年,但他从未想过放弃。通过总结前两次的备考经验教训,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张善学终于在2013年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并于2016年顺利完成学业。

  于天命之年开始学习中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无论是长篇累牍的古文经典、数以万计的各类中草药,还是截然不同的诊疗方法对张善学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由于年纪大了,他的身体状况与记忆水平都远远落后于年轻人。张善学告诉记者,“在坚持考研的三年里,专业书一共翻看了7遍,书都早已翻烂。”为了记住各种繁琐药名,张善学将中草药按功能分类,每类都编了一首顺口溜,写在本子上随身携带。

  尽管当过中学的英语教师,但考研英语中的长难句仍给张善学出了一个大难题,为此他开始研究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比如运用联想的方式来协助自己记忆。张善学说道,“记忆力的衰退是我无法避免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由于年纪渐长、气血衰弱,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张善学便结合自己学到的医学知识与自身的身体情况,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冒着脑出血的风险,每晚睡觉前把暖水袋放在后脑勺热敷来扩张血管。谈到热敷的效果,张善学表示自己的大脑确实清醒多了,记忆力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为了学习这些风险都是值得的。

图为张善学在指导学生进行中医拔罐。图为张善学在指导学生进行中医拔罐。

  硕士毕业后的张善学并未满足于现状,反而有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为了把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深层次的结合与进一步的提升,张善学决定利用空余时间继续备考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2018年3月,张善学尝试了第一次考博。尽管结果未能如愿,但他坦言即便失败自己也不会放弃,“考上了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考不上也会收获非常多的理论知识,这对我的临床工作与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从本科到硕士毕业,再到博士的学习准备,张善学对中医的学习层次一步步加深,但其初心未变,那就是传承中医国粹,深入探索中医的奥秘,夯实自己的医疗技能,守护一方平安健康。

  谈起即将到来的高考,张善学说道,“同学们还是应该趁着年轻抓紧时间,把自己的事业规划好,挺胸膛、笑扬眉,拿出自己全部的精神、毅力、力量,向着自己理想的高峰冲刺。”

  闪电新闻记者 白少光 潘晓璐 济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