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星不会想到,“招聘”他的不是“BOSS”,而是骗子和死神。李文星不会想到,“招聘”他的不是“BOSS”,而是骗子和死神。

  山东籍东北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离奇身亡的事件持续发酵,让传销又一次成为公众注目焦点。不幸者,却不止李文星一位。李文星被发现死亡的当天,来自山东的大学毕业生张超的遗体被天津警方发现。8月5日,来自湖南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的大二女生林华蓉溺亡,罪魁祸首同样是传销组织。

  传销组织里到底有多少大学生?他们又怎样一步步陷入泥潭?有陷入就有逃离,驻济两大学生讲述亲身经历,揭开传销黑幕,既有传销带给他们的伤害和反思,又有传销青年的“自救样本”。

  亲历者王冬——

  传销之痛10年难抚平

  在接受记者采访前,王冬(化名)犹豫了很久,她不愿提及那个噩梦般的传销经历,又不想被这么一直压抑着,快10年了,那依旧是她心里的一个结。

  同学邀约游玩 不料陷入传销

  王冬是山东大学毕业生,2009年夏天,她刚放暑假,本打算在济南玩几天再回老家。这时她接到了一位同样在济南上大学的高中同学电话,说在章丘做兼职,平时工作不是很忙,可以去找她玩,也可以帮忙介绍兼职。虽然上大学后并不时常联系,但因为是高中很要好的同学,王冬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但她怎么也想不到,等待她的却是一场骗局。

  王冬印象很深,当时与同学一起去接她的还有另外一名年龄差不多的女孩,同学介绍说是自己的同事。从车站到住处,一路上这位“同事”对王冬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帮忙拿行李,聊各种话题,唯独不谈工作。“我当时并没有多想,就感觉这个女孩真亲切。”王冬说,让她发觉不对劲是在到了住处后,“进门后发现屋里有很多拖鞋,除了饭桌、马扎,其他东西几乎没有,甚至连一张床都没有。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会是传销吧?同学很快解释说,为了省钱大家合租房子,夏天热就干脆打地铺了。”

  在住处没多停留,王冬就被同学带出去玩了。逛公园、逛景点、去饭店吃饭,并没有什么异常。“晚上回去后,一进门看到屋里多了十几个人,有男有女,每个人都穿着得体,很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同学介绍说,他们都是自己的同事,不要拘谨。”王冬回忆说,房子是三室一厅,男生住一间,女生住一间,另外一间是一位女性“领导”住。“我第一次打地铺睡,除了同学紧挨着我的还有另一位女生,不断聊天转移我的注意力,也不知道聊到了几点,困极了就睡了。”

  王冬被同学带着玩了两天,慢慢也与同学的“同事”熟悉了。第三天,当王冬被同学及她的“同事”邀请去看工作环境时,王冬答应了。“走了很久,最后到了一处农家小院,屋里一面墙上有一块黑板,下面摆放着几十个马扎,陆续有穿着白衬衫的人进来,我被安排在最后一排。正常的工作环境不应该是这样,那时我意识到,可能被骗进传销了。”王冬说,那时候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跑”,在一下午的“上课”时间里,她一点都没听进去,脑海里不断预演逃跑计划,包括夺门而出、报警,可是这么多人围着自己,她不得不承认,逃,几乎不可能!

  恐惧、愤怒、焦虑,一起袭向王冬。

  啃馒头睡地板 9200元换回自由

  王冬以为自己会被控制,但是并没有,“下课”后,同学和几个“同事”将她带到一个小公园开始“谈心”。“我走出那间屋子的时候,腿有点发抖、心里发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时心里还是不相信同学会骗自己。”王冬回忆说,当时自己紧紧攥着手机,生怕被抢了去,“他们好像预料到了我的反应,对我轮番劝说。让我多待几天‘考察考察’,如果还是觉得被骗了,可以立马走人,没有人会拦我。”

  王冬看着同学真挚的眼神,再看看其他人,她决定先留下来,心想如果是骗局,她要带同学一起走。王冬回忆,当时她所在的传销分好几组,住在不同地方,人员互相流动,几乎顿顿啃馒头、吃咸菜。

  “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在不知不觉间,我就被‘洗脑’了。”王冬说,“我本来抱着揭露骗局的心态去听的,没想到在看似合乎逻辑的说教中,我自己陷了进去,竟然也做起了一夜暴富的美梦。”

  “9200元,这可能是我这辈子都还不上的债了。”王冬说到这,眼眶有些湿润。被成功“洗脑”后,王冬做了她同学的“下线”,并开始发展自己的“下线”。9200元是王冬交给“上线”购买产品的钱,每份2300元,除了她自己的一份,还为父母各购买了一份,另外还发展了一位高中关系最好的同学当“下线”,用的方式全是“骗”。“当时我给我爸打电话,说暑假要参加一个培训,学费是6900元,我爸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王冬说,她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这笔钱对于父母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王冬交了钱,换来了一个新的称谓——“老板”,却没有拿到产品。“后来才知道根本没有产品,只是为骗人而捏造的一个概念。”王冬说,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钱,交上钱后,就对我放松了警惕。暑假开学前夕,毫无阻拦,王冬就返回了学校,彻底脱离了传销,事后回想竟然像是做了一场梦。

  “我庆幸当时回来了,但又懊悔当时的‘财迷心窍’,快10年了,它就像噩梦一样缠绕着我,它让我背叛了亲情和友情,内心深处一直在自责。”王冬说,她至今都没有向父母坦白过这段经历,而那位最要好的同学也与她渐行渐远。

  亲历者徐德钦——

  一位传销青年的“自救样本”

  徐德钦是山东建筑大学毕业生,老家是云南普洱。2013年3月5日被骗入传销组织,一直到4月3日逃离。这段经历被山建大很多辅导员拿来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徐德钦本人也在山建大贴吧内完整叙述了自己被骗的经历。与王冬不同,他陷入的是一个人身被严格控制的传销组织。

  总结出“洗脑”的8个步骤

  2013年3月,徐德钦从长沙实习结束,准备返回学校。有一天,QQ上一个比他高两级的师兄突然联系他,很快就聊到了找工作的事。

  得知小徐想做销售类工作后,对方主动说,他在郑州做销售,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希望他过去看看。“当时啥都没想,开开心心就去了。”3月4日,小徐乘火车去郑州,即将抵达时,师兄打来电话说临时出差到平顶山,有个项目需要投标,希望他到平顶山看看。

  5日18时左右,小徐坐车来到平顶山。在车站,师兄和一位自称某机电公司业务员的女生一同前来,并一起吃了饭。其间,女生一直向小徐套话,并找各种借口向小徐要手机。当晚,三人打车到城郊一所农家小院,屋子十分空荡,一群年轻人围在中间的小桌上打扑克。小徐被热情招待,有人帮忙倒水,有人帮忙拿行李。坐定后,一位被称为“领导”的人进来讲解“先进的”网络营销模式。小徐意识到进入传销后,拿起东西就往外走,结果被一群人拉了回来。小徐又要走,那位“领导”发火了,随即指挥一个男子要教训教训小徐。

  从此,小徐就被严格看管起来,大门紧锁,睡觉有人在门口看着,晚上上厕所也有人跟着。每天不间断地用各种方式给他“洗脑”,比如白天强制去“听课”,晚上传销成员轮流陪聊。小徐将传销组织的“洗脑”方式总结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他将其分解为8个步骤,首先,提供一个和谐友爱、大家互相帮助的环境软化人心;第二,不停地否定新人,挫其信心;第三,如果不听话,先说教,说教无果就翻脸,进行恐吓;第四,编造各种理由,给行业贴上正面形象,消除对行业的恐惧;第五,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办法,比如对于学生,就拿父母和学历说事,用父母辛苦和就业压力来激发他们的赚钱或创业动力;第六,树立身边榜样,让新人找到认同感;第七,等你信任行业后,开始教你编造“善意的谎言”骗亲戚朋友“入伙”;第八,幕后操作者会拿出所骗钱财的一小部分奖励下属,让人看到有利可图。

  严格的监视,让小徐基本没有逃离的机会。他每天的日子被安排得满满的,吃饭、唱歌、上课,“那段时间我都觉得一种生命的不真实感,一种压抑的疯狂。你不进去真实地感受下那群人,就不知道居然会变成那样,执迷不悟、疯狂、偏执。”

  被困29天后终于脱身

  第3天晚上,小徐要求和女朋友通电话,一开始并未得到允许。后来在小徐再三请求下,对方才同意在他们监视下打,一发觉苗头不对,他们就会马上抢电话。第4天,小徐的女朋友发觉小徐有点反常,就在电话里问:“你是不是被拐进传销了,如果是的话,你就‘额’一声。”

  电话那头,小徐的一声“额”,让他被拐进传销的消息传了出来。学校、家人、小徐开始共同和传销组织斗智斗勇。因为通话内容被严格监视,小徐不能透露任何关于他所在位置的信息。但小徐曾将去平顶山的事告诉过一个朋友,通过这个朋友,小徐老师和家人将他的位置锁定在了平顶山。

  其间学校也曾报警,但因为确定不了位置,无法实施解救。被困第15天,传销组织见小徐仍不为所动,就开始向其要钱,让他拉进10个人,一个人2800元一共28000元。当时小徐身上只有3100元现金,只能买一份,对方就让他向家里要,并且提供了“台词”。因为小徐家人早知道他身陷传销,果断回绝,并在电话里上演了一场“苦肉计”。无奈之下,对方让小徐交了2800元成为“老板”。然后传销组织开始给小徐灌输如何拉人进来,这时小徐仍隐忍不发,表面上假装服从,但每时每刻都在等待出逃机会。

  4月3日,被困第29天,上午11点多,上完课出来,小徐身边只有一个人监视。小徐借口要去充电话费,“马路上人多车多,我故意走得慢一些,他一进营业厅,我马上转身就跑,等他发现后出来追我,我们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小徐拦下一辆出租车,之后让司机把他送到了最近的派出所。几经周折,小徐最终回到了学校。

  “在我进去之前,有个山东艺术学院的学生,当年考的研究生,2月份被骗进去,耽误了研究生复试。”小徐说,和他差不多时间逃离的,还有一位山东农业大学的研究生。

  记者手记

  大学生为何屡陷骗局?

  受过高等教育,按理说是最不容易被骗的人群,为何却屡陷传销骗局。徐德钦回忆,他曾经误入的传销组织,大约有100人,被骗进去的大学生非常多,差不多占一半比例,有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学生,还有一些职业院校的学生。

  为什么?社会经验不足、家庭生活困难、渴望成功……一位多年跟踪传销问题的专家这样总结。而一位反传销志愿者表示,有的大学生尚未毕业就被骗去传销组织,一方面是因为传销组织抓住了这个年轻群体缺乏社会经验、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有关,容易被一夜暴富式的神话诱惑。

  如何避免传销伤害?相关部门加强对传销的打击力度必不可少,而增强公民自身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更为重要。大学生群体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同时,高校也要承担起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责,帮助大学生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