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党委、政府对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2014年以来,市、县区两级先后选派916名第一书记,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了对全市贫困村的全覆盖。今年4月,着眼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形势新任务,我市又新调整选派了275名第一书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第一书记们到村后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吹响了新一轮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4月26日,市城乡水务局派驻南部山区柳埠街道尧庄村第一书记钱伯宁到村报到,从此开启了他为期两年的帮扶工作。入户走访、为贫困户建档立卡……3个多月来,钱伯宁走村串户忙不停,靠脚力摸清了“家底儿”,用真心扶起了信心。和钱伯宁一样,今年新选派的275名第一书记到村后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他们会同派出单位和村干部,了解村情民意,研究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帮扶村干部群众的欢迎。

  下连“地气”聚人心、带队伍

  到农村,坚持“身入”+“心入”。275名新选派第一书记到村后,马上转变角色,进入状态,通过实地走访、与群众交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帮扶村的风土人情、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突出问题等情况。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第一书记们注重宣传党的扶贫好政策,帮助寻找脱贫好门路,鼓励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增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据统计,自4月份以来,第一书记已走访党员群众7280人,召开座谈会317个,收集梳理各类意见建议1100余条,整理完善贫困户档案700余个,这为今后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年“七一”,不少第一书记还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参观党史馆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为党员佩戴党徽等活动,引导村党员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发挥带头作用,凝聚实干发展的思想共识,坚定了脱贫攻坚信念。

  第一书记们把开展调研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强化为民服务办实事,赢得了群众信任,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他们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救助,有的联系派出单位,进行走访慰问;有的协调爱心企业,开展捐款捐物、义诊、体检、法律援助;有的对接高校志愿团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义务支教助学”……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凝聚了党员干部的心,温暖了村民群众的心。如今,许多帮扶村村民已经把新上任的第一书记当成自家人。到村入职以来,新选派第一书记已组织村里党员、群众外出学习参观1200余人次;协调大学生志愿者团队为帮扶村留守儿童进行义务支教1000余人次;协调医疗机构开展义诊、免费体检1500余人次;先后为民办实事好事210余件。

  上接“天线”找项目、寻资金

  到农村,坚持“谋事”+“干事”。第一书记在掌握农村实情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谋划研究、聘请专家实地考察等方式,制定切合农村实际的发展规划。

  第一书记立足帮扶村实际,充分挖掘资源和优势,加强谋划研究,制定帮扶规划。特别是聚焦农村党建薄弱环节,突出“建设过硬支部”“提升治理水平”任务,在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促和谐等方面,提出具体明确、实实在在的发展思路和措施,着力促进村庄工作全面提升。

  在制定规划时,第一书记广泛听取意见,确保既符合村情民意,又符合镇(街道)规划;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党委(党组)的领导指导作用,保证规划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目前,新选派第一书记已全部制定了两年帮扶规划;已任职一年的第一书记也都完善了年度工作计划,列出了任务清单。

  此外,围绕出行难、环境差、吃水用水难等村民最关心的问题,第一书记们多方奔走、积极联系。截至目前,新选派第一书记已帮助帮扶村硬化路面1.4万米,新建蓄水池16个,铺设自来水管道7000余米,帮助100多个村吃上了自来水,协调帮扶资金1700余万元,帮助新增集体收入100余万元,协调对接光伏发电项目、中药材种植项目、莲藕种植项目、猕猴桃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170多个,新建文化健身场所150余处,大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