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的意见》日前出台。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意见》内容进行解读,对各项措施划定时间表。山东将以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目标,开展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

  削权减证

  奇葩证明一律取消

  11月底前再取消下放一批省级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

  今后能取消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原则上都要依照法定程序取消,不能取消的依照法定程序下放到市县实施。

  凡是企业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以及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投资项目,一律取消核准。全面清理规范各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

  对要求企业群众提供的证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能通过个人有效证照证明的、能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解决的以及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解决的一律取消。

  流程再造

  服务大厅一窗受理

  针对审批环节多、效率低等问题,我省将实行“一窗受理”,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杜绝群众在不同部门窗口之间来回奔波。

  实行“一网办理”。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统一在山东政务服务网办理,实现“一号申请、一网通办”。

  实行“多证合一”。将涉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梳理优化,实现同一链条中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一站式办结”。

  精准监管

  共享单车年内出办法

  适应教育培训、健康医疗、交通出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新业态的特征,贯彻更加包容和鼓励创新的治理理念,放宽准入,减少干预。今年12月底前,出台电子商务、网络直播、网约车、共享单车等监管办法。

  加强信用监管,推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等平台深度融合,加大信用信息推送和公示力度,并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一个平台管信用”。

  完善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

  体制创新

  一枚印章管审批

  我省将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省大数据中心,有条件的市辖省级以上功能区和市县组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局),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

  今年10月底前,完成省级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体制调整工作,整合省政府各部门数据中心资源和平台设施,组建省大数据中心,承担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开放、应用等工作。

  市县深入推进大市场、大农业、大交通、大城管体制改革。

  创新编制管理方式,赋予事业单位更多用人自主权,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科技、教育领域改革,推进科研院所和高校整合,促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

  规范用权

  行政执法全程记录

  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行政执法公开透明、合法规范。12月底前,全面完成“三项制度”推行工作。

  建立依据清单追责机制,加快权责清单标准化,规范权力运行,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对不按照权责清单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个人,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项目时间

  削权减证 9月底前,省直有关部门梳理出一批建议取消下放的行政权力事项。

  11月底前,再取消下放一批省级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

  9月底前,各市公布村(社区)开具的证明材料清单。

  10月底前,省直各部门(单位)、中央驻鲁单位完成系统内省市县乡四级所需证明材料的梳理摸底。

  12月底前,向社会公布系统内保留的证明材料清单。

  流程再造 10月底前,制定出台全省政务服务大厅“一窗受理”工作意见。

  12月底前,各市制定“一窗受理”实施方案,实现各级证照快递寄送服务。

  9月底前,省直各部门(单位)和市县政府分别推出第一批“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

  12月底前,推动网上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

  精准监管 10月底前,制定省建立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意见。

  11月底前,将中介机构信用信息纳入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管理。

  12月底前,出台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推进信用信息在政务服务领域率先应用。

  体制创新 10月底前,完成省级电子政务和政务服务体制调整工作。

  12月底前,市县制定出台大部门制改革工作方案。

  规范用权 8月底前,出台《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意见》。

  12月底前,全面完成“三项制度”推行工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廖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