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新华社发布重头稿件《山东“光荣脱贫”彰显文化强力》,关注山东特色的脱贫之路。文章说,经济文化大省山东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发挥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坚持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激发了贫困人群的小康追求,彰显出精神文化的强大力量,走出了一条有山东特色的“光荣脱贫”之路。该报道发布后,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青年网等进行转发。

  这篇2900多字的报道从“红色精神激励”、“传统文化滋养”、“时代楷模引领”、“乡风文明重塑”四个方面对山东特色的“光荣脱贫”之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文章最后援引山东省扶贫办主任时培伟的话说,到2018年,不仅要确保山东242.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更要让齐鲁大地的“光荣脱贫”成为山东由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时代标志。文章全文如下:

  从“给钱给物”到“自立自强”,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经济文化大省山东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发挥文化滋养和精神支撑的作用,坚持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激发了贫困人群的小康追求,彰显出精神文化的强大力量,走出了一条有山东特色的“光荣脱贫”之路。

  红色精神激励 脱贫必战必胜

  70年前,一场孟良崮战役,成为解放战争中扭转华东乃至全国战局的关键一战。

  然而,革命战争年代走在前面的老区,在奔小康的路上却落在了后头。到前年底,临沂市尚有贫困人口44万余人,占全省六分之一。

  以决战决胜之势,再打一场脱贫攻坚的孟良崮战役。临沂市委书记林峰海说,光“输血”输不来真富裕,“等靠要”等不来真发展,脱贫致富最终要靠启动贫困户内生动力来实现。

  在加大物质保障的同时,临沂市引导老区人民“宁肯苦干、决不苦熬”,动员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主动脱贫、光荣脱贫。

  市扶贫办副主任熊长远说:“我们在市内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组织30多个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2700多场次,以沂蒙精神提振脱贫精气神,实现了各级干部‘我要扶贫’和贫困户‘我要脱贫’同频共振。”

  “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尺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蒙阴县72岁的徐美凤说:“我们的父辈是拥军支前,现在让我吃喝全靠政府,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按照政策,徐美凤可以享受“兜底脱贫”,但老人不愿坐享其成。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她以“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养殖长毛兔,实现“光荣脱贫”,成为去年临沂市摘掉贫困帽子的29万贫困户之一。

  蒙山巍巍,沂河汤汤,山东处处是红色热土。早在抗战时期,山东抗日根据地就是中共领导下的五大根据地之一;抗战结束时,山东根据地中的鲁中、鲁南、滨海、渤海、胶东五大区已连成一片。血与火熔炼铸就的红色精神,在齐鲁大地血脉相传、历久弥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目前,山东拥有184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7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脱贫攻坚战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精神给养”。在红色精神激励下,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奔小康。去年,山东151万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超额完成120万人的年度减贫目标任务。

  传统文化滋养 “齐家”要靠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德不孤,必有邻”……山东是孔孟之乡,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充足养分。

  “白发浪潮”下的山东,60岁以上的老龄贫困人口占50.3%。在日照市桑园镇大库沟村,81岁的王桂英年老体衰,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去年开始,她每月除了享有100元政府养老金外,还能领到110元的“孝德基金”。

  “孝德基金”是山东根据敬老爱老的文化传统而创立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子女给老人的养老费、社会捐赠的善款、财政补贴的养老金。这些资金统一集中到村组,逐月给老人发放,使贫困老人衣食无忧。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全省铺开。

  除“孝德基金”外,乡村“儒学讲堂”、善行义举“四德榜”等工作在山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对曲阜市陵城镇玄帝庙村的孔庆荣来说,2014年是“黑色”的——婆婆和丈夫相继因病去世,留下她和两个孩子。大半年间,她以泪洗面,闭门不出,原本一个宽裕之家陷入了贫困。

  一家有难四邻来帮。村里“儒学讲堂”的讲师为她量身订制了“仁者爱人”“守望相助”“齐家自强”等课程,鼓励她勇敢生活;村妇女主任、女街坊隔三差五上门来帮她打开心结。最终,孔庆荣重拾生活信心,推开家门走进了厂门。

  如今,像玄帝庙村这样的“儒学讲堂”,山东建成了近7000个,开展活动3万余场,参与群众400万余人次;建成社区“儒学讲堂”2200多个,开展活动1万余场,参与群众70万余人次。

  在淄博市桓台县华沟村的“四德榜”上,奉养老人的柴米油盐、尊老爱幼的点滴小事、日常里的助人为乐,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近年来,山东农村设立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四德榜”9万多个,覆盖90%以上的村庄、社区。

  让善行义举上了榜,为凡人百姓立了传。不少贫困群众说“身边的榜样能做到,为啥我做不到?”优秀的齐鲁文化潜移默化,成风化人,激发起贫困人群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力量。

  时代楷模引领 “头雁效应”迸发

  地处鲁中腹地的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万亩桃林果实正艳。这世外桃源般的山村美景,是今年80多岁的时代楷模朱彦夫引领一代又一代村民干出来的。

  现任村支部书记刘文合说:“把一个贫穷落后村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老书记给我们带了个好头。从他以后,每任村干部都比着他干。”

  张家泉村百公里外的中郝峪村,原来是个闭塞的穷山村。几年前,村里搞起了乡村旅游,每年吸引几十万游客,创收数千万元。“马大娘豆腐坊”“老梁煎饼坊”“四婶子糕面坊”……家家户户特色各具,让游客兴致盎然。

  中郝峪村的巨变,得益于村里一名“80后”赵胜建。他把村民的房屋、土地、山林等资源折价入股,无资源、无资金的贫困人口也给予人头股,通过分红让村里贫困户全部脱贫。

  “全村364名村民全部入股,去年人均分红4000元。光靠这笔钱,原来三口之家的贫困户也成了万元户。”赵胜建说。

  从2012年起,山东持续开展“学雷锋,做山东好人”活动,至今共评出“山东好人”近4000名、“山东好人之星”274名,86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数量居全国前列;评选263名“全省道德模范”,其中13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

  2015年起,山东又陆续评选了9位“齐鲁时代楷模”、77位“齐鲁最美人物”,还有4人荣获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扶贫攻坚战,要有领头雁。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山东充分发挥时代楷模、致富能人的“头雁引领”作用,让他们“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最终不让一个老乡掉队。

  乡风文明重塑 人情不成负担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红白事大操大办,加重了群众负担。山东农村此风尤甚,成为脱贫群众返贫的重要因素,吞噬了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去年6月,山东被列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试点省份之一,整治红白事铺张浪费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记者在临沂市临港区泉子社区看到,65岁的李相坡一大早来到社区办公室,在“丧事简办保证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丧事简办保证书”对人数、规格、礼金、宴席等方面,做出了减少铺张浪费的详细规定。比如,菜金不超过100元一桌,不上烟酒。

  “通过这些‘禁令’,村民办丧事的花费已由三四万元下降到一万元以下,时间也从三五天缩减到两天以内,大大减轻了村民负担。”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相元说。

  去年以来,山东陆续在全省农村、社区成立了8.6万余个红白理事会,以村规民约的形式,整治红白事互相攀比、铺张浪费之风,重塑乡村文明新风,为群众“人情账本”减负。

  只有筑牢精神之堤,才能守好物质之财。山东省扶贫办主任时培伟说,到2018年,不仅要确保山东242.4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更要让齐鲁大地的“光荣脱贫”成为山东由文化大省迈向文化强省的时代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