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推进的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财政制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可以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重头戏”。

  近年来,山东财政制度改革迈出了多个重要步伐,人民钱袋子里的财政资金体现出了灵活使用、集约使用、节俭使用的趋势,广大科研机构、公司、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科研经费灵活使用

  “我参与过的科研项目,有不少要申请财政资金,这要感谢政府对科研事业的支持。但从申请到报销整个过程限制很多,有时候比搞科研还要费精力。”谈起财政制度改革,在我省一所高校任教的苏晓(化名),不免要对以往的状况发几句牢骚。

  科研活动本身就是个探索创新的过程,但项目进展中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却要严格按照初期预算来执行,这就使得一些无法预知的科研成本难以报销。苏晓举例说,之前她组织了一个4人团队申报一个科研项目,团队在开讨论会时要用到投影仪。本来学校办公室里有一台投影仪,她就没有在项目预算中额外购置。

  然而在项目进行中,投影仪出了故障需要送修,但项目的明细预算已经提交,无法使用项目资金购置新的投影仪了。于是四个人只好对着小小的电脑屏幕来讨论。“对于财政资金进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我们能理解,但科研项目和政府‘三公’经费终归还是不同的,不能管得太死。”

  苏晓难换投影仪的遭遇并非孤例,因此让财政资金更好地支持科研项目,纳入了我省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今年年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政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改革完善我省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

  苏晓说,最受她关注的是《意见》明确要下放预算调剂权限。在项目总预算不变的情况下,直接费用中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等多数科目预算,可由项目承担单位自主调剂,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了”。

  科研项目并不只是在实验室里完成的,有时还需要去工厂做实地调研,这就涉及差旅费的报销问题。“我们有时去日照调研,因为没有高铁直达,自驾车是最方便的出行方式,但过路费、汽油费都不好报销,最后往往要自己承担。”苏晓说,《意见》里提出的“下放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管理权限”也让她眼前一亮——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可以据实报销城市间交通费,并按规定标准发放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在管理放宽的同时,《意见》也提出强化项目法人责任。在放权、松绑的同时,强调要依法理财、规范管理。

  专项资金集约使用

  苏晓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及工业自动化,因此她经常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对于财政如何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年来她也有所感触。“无论是支持产业发展的引导基金,还是公共项目的PPP模式,都放大了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在本轮财政制度改革中,山东将长期形成的层层报项目、分资金的做法,改为确定大的支出方向,将资金按因素法切块下达。过去,专项资金很分散,一个部门管一个,点对点,绝大部分是无偿的。改革后,都整合到政府引导基金的平台,交由专业的管理团队投资。在山东各市,起步较早的潍坊从2012年便开始探索财政资金的金融化运作,将多个部门的财政补贴专项资金整合成产业发展基金,设立独立机构潍坊金融控股集团(下称金控集团)以市场化运作。苏晓调研过的一家潍坊企业,就获得过潍坊金控集团以股权形式投入的3000万元资金,后续还有9000万元私募资金引导注入。

  “与过去企业争取财政补贴相比,金融化运作后发挥的作用更大,而且能形成持续作用。”苏晓和企业交流后发现,金控集团以股权形式进入后,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了质的不同。与市场化股权投资不同,财政资金的重要作用在于能提前发现优秀的企业,推动其融资进度,并带动其他资金进入。

  除了政府引导基金,为解决公共项目的融资需求,山东也积极探索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特别是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时,将优先推荐PPP项目,并将PPP模式和化解地方存量债务结合起来,鼓励地方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化为PPP项目,既减轻政府债务,又为项目融资和社会资本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泰安市宁阳县在财政上并不宽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就需要社会资本的投入。为解决收益高的项目大家抢,公益性强、收益低的项目无人问津的问题,宁阳县对公益性较强、没有收益的基础设施类项目,与经营性较强、收益较高的项目进行打包组合开发,用前者的较高利润预期带动后者的建设运营,使整个项目的利润处于8%-10%合理水平。

  宁阳县首期储备项目14个,规划投资额97.62亿元,涵盖水利、环保、市政、交通、能源等领域,如果按原来由政府包办,近百亿元的资金对宁阳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而PPP模式,政府放弃的是建设权、合作期的经营权、部分收益权,换来的却是民生的大改善。

  “三公”经费节俭使用

  “据我观察,在科研项目和经济发展方面,财政资金上的限制比以前有所放宽了,但对于政府机构的预算和支出,越发公开透明,并且有所收紧。”除了高校教师这个身份,苏晓还是她所在市的政协委员,因此对于政府预算制度的改进,有她自己的感受。

  苏晓说,以往的财政信息都很笼统,往往只公布一个总体数字,但近年来,公开内容正在逐步细化。比如部门预决算公开方面,2015年起,山东省将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表格全部公开,完整地反映部门收入、支出、财政拨款、政府采购、“三公”经费等情况,并区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细化反映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科目。

  专业术语多、内容难懂,这是以往公众对于财政信息的一个大体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财政部门不断规范财政信息公开方式,创新预算报告报账方式,通过政策解说、图表比较等简单明了的方式,清晰阐释政策内涵,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让社会各界更清楚地了解财政的钱从哪儿来、花到哪儿去。

  2015年,我省专门制定了《市县预决算公开考评办法》,积极推动市县预算公开工作。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显示,山东财政透明度名列全国第一。

  2017年,从公开范围看,我省公开部门达到128个,涵盖了除涉密部门以外的所有省级部门。从公开内容看,在原有预算表格和文字说明的基础上,新增对机关行政经费、国有资产占有使用和绩效目标设置三项情况说明,内容更加完整。从公开方式看,除各部门在各自门户网站公开预算信息外,省财政厅还在其门户网站上设立了“山东省预决算公开平台”,将各部门预算信息在平台上集中公开,方便公众查阅和监督。

  从今年公开情况看,2017年省本级财政拨款安排“三公”经费预算总额为2.99亿元,比2016年预算下降0.53%,实现了“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其中,因公出国(境)费0.91亿元、公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1.65亿元、公务接待费0.43亿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张頔实习生 赵娜 赵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