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院大量药品断供并非孤例 或与医改“后遗症”有关

  近半年,门规病人宋女士到一家省级医院买钙尔奇和扶他林两种药,发现都买不到了,如果在药店购买则会多花很多钱。“我在医院买这两种药已买了五六年了,之前从没出现过这种情况,这到底是咋回事?”宋女士对此很纳闷,医院给其的解释是药厂的进价太贵了。记者采访发现,不仅是钙尔奇,在该院很多药品处于缺货状态。有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今年6月1日医院药品零差价后带来的“后遗症”,最后吃亏的还是患者。

  医院断药门规病人花大价钱到药店买药

  2010年,身患类风湿病的宋女士办了某省级大医院的门规,作为门规病人在该院拿药,只需花0.15%-0.5%的支付比例即可,非常实惠。因为疾病,她需长期服用强的松,但因强的松是激素药,会造成钙流失,她不得不同时服用钙尔奇补钙,同时用扶他林来止痛。“我一个月吃五六种药,原价是一个月要花574元,享受门规只需花108元。这六年来,我一直在这家医院买这两种药,确实省了不少钱,也从没出现过买不到的情况。”宋女士说。

  但已有半年的时间,宋女士就从该院买不到钙尔奇了,询问医院有时说药厂不生产了,有时又说是因进价太贵。在医院买不到,宋女士只好到药店去买,药店倒是到处都有卖,但在药店购买不能享受门规待遇,比医院要多花很多钱。“扶他林也是差不多同一时间出现得缺货局面,但这个药医院有时有,有时没有。我一个月吃一盒钙尔奇,一盒30.08元,吃两盒扶他林,两盒54.80元,这下一个月要多花95%的钱,对于我们长期吃药的病人来说,实在伤不起。”

  宋女士说,买不到药的门规病人可不止她一个,她的一个朋友也是在该院办的门规,患的是心脏病,需要长期服用“雅施达”这种治心脏病的药,最近两个月门规病人也是买不到了,只在保健门诊有,询问医院什么原因,仍解释说是因药厂进价高了。“药厂和医院之间供货有问题,遭殃的还是我们患者,还是希望医院能尽早把我们的救命药给进来。”宋女士呼吁。

  山东有医院大量药品断供并非孤例

  对于宋女士反映的情况,记者采访该院发现,医院目前确实已没有钙尔奇这种药,药房工作人员表示,“扶他林目前有口服的,没有外用的,口服的量也很少,只要到货了就要赶快到院开药,否则就没了。最近断货断得很厉害。”

  不像其他在医院频频断货的廉价药,钙尔奇是辉瑞旗下的外资补钙品牌,价格不算低,怎么也会出现断货现象呢?记者采访发现,近期众多药品在医院突然停药的现象,不是孤例。今年年初,江苏省人民医院曾要求药企缴纳8%保证金,否则出局。对此部分药企态度也很强硬,“无法缴纳,医院,你们被停药了。”当时该院停药涉及的药企多是辉瑞、阿斯利康、赛诺菲、拜耳、罗氏等外资企业;今年6月份,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曾出台政策要求所有药品品种统扣10%,扣率没有商量的余地,不接受扣点的品种,医院将予以停用或替换,也造成该院很多药品一时停供。

  对于为何很多药品在医院出现停供,记者采访宋女士就诊医院时,医院只称是医改的问题,医院不做官方回复。但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在山东也有医院出现停药现象,确实是大型公立医院医改后出现的“后遗症”:今年6月1日,省市级公立医院药品取消15%的加成,不少医院的药房因此从“利润点”变成了“拖油瓶”。因为药品收入之前每年能占医院总收入的四五成,虽然取消加成后有政府补贴,但是面对巨大的运行成本,很多医院仍出现了药品成本倒挂,入不敷出,有医院就开始考虑以药房托管的模式减轻负担。

  医院向药企要利润协商不成遭停药

  “这家医院就是要求所有商业公司的药品,进院都必须通过医院的全资子公司完成,并且要求让利5%-10%,这其实无异于江苏和湖南那些医院实行的需缴保证金、收取返点、二次议价政策,对患者要不成利润了,就向药企要利润,通过对药品供销上游的挤压来弥补对下游患者让利所承受的损失。但这让药企增大了运营成本,一些财大气粗的药企肯定不愿意,所以就断了医院的药品供应。”该业内人士说。

  而之所以停药的多是外资合资品牌,是因为随着医改的深化,医院的控费意愿不断增强,医院要想省钱,降低药品进价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因外资药品由于知识产权,属于完全垄断,价格较高,外资药企又不愿降价,财大气粗,就出现了断供的局面。记者采访多家医院发现,不但在宋女士就诊的医院,济南不少三甲大医院也于近期没了钙尔奇的身影,这与医改后医院节省开支不无关系。

  采访中,有专家指出医改的目的还是要让医院回归公益本质,但目前“医院就是盈利性公司,要完成各项指标,和销售公司一样。每年到年底,很多医院都会开总结大会,院长在总结陈词时总会说过去的一年,经过全院职工的不懈努力,医院的住院患者增加了多少,门诊患者增加了多少,收入增加了多少。那么这句话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其实这不应该是院长说的话,这应该是企业家说的话。院长该怎么说?应该说的是‘我们治愈了多少人,帮助了多少人。’”该人士指出,所以降低患者药品支出的同时,医改更应在加大对医院补贴力度上下功夫,让医院回归公益本质,才能摆脱这些尴尬处境,帮助医院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