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升级 从“引资”到“引智”
加快建立一个从“引资”上升到“引智”的平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的粗放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内涵提升转变。作为第一所入驻这个区域的高校,青岛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谭业庭教授见证了这方热土的发展。
从1987年的“一枝独秀”,到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之初的“九校并举”,新区在校大学生达到15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达到8.3%;各类人才近4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高校专利申请量占了全区专利申请量的1/3。
“高等教育在校生占城市人口比例是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它改善着一个城市的人口结构、知识结构,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味。”谭业庭说,像纽约和东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这一指标分别达到了6.4%和6%。“对‘智力平台’的建设,体现了这方土地执政者的‘高瞻远瞩’”。
建设人才高地,这方热土从未停歇。2014年获批国家级新区后,人才支撑战略赫然写入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成为支撑新区建设和发展的“六大战略”之一。根据新区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打造“国际海洋人才港”,从安家、创业、科技、培育、保障等方面制订人才政策“30条”予以扶持。
为进一步集聚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新区还专门出台了“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面向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学科(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以及境外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的大学,广发“英雄帖”,给予用地支持、建设支持和运行补助以及配套服务;对其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还将按人才政策“30条”提供全方位保障。
中国石油大学马克思学院吕前昌教授的话印证了这种执政理念的“厚发效应”。作为新区目前唯一一所“985”和“211”高校,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将办学主体全部迁至青岛。吕前昌教授介绍,学校目前拥有在校留学生3000人,这些留学生大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针对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学校已经专门进行了研究和部署,这些留学生随时可以奔赴现场,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