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向趋于优化 服务业投资成新“增长极”

  今天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明天的产业机构。上半年,多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发展动力总体向好。除了东营、莱芜、滨州、枣庄,其他13市的固定资产增速都在12%以上。

  其中,固定资产增速最高的聊城,上半年,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4%。

  固定资产在省内总量第一、增速第二的青岛,投资结构向服务业调整优化,服务业投资增长23.1%,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长29.3%,同比加快23.3个百分点。

  大项目支撑有力。在青岛,不算房地产项目,今年上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投资项目215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0个,完成投资340.8亿元,增长50.8%。在烟台,200个市级重点项目上半年开复工168个,开复工率84%,完成投资9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7%。

  东营是17市中唯一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出现下滑的城市,但投资结构出现了优化。第一、三产业投资比重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0.5个和11.8个百分点;工业中,高耗能行业投资大幅下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下降37.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下降6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投资下降59.6%。

  在潍坊,投资结构更趋成熟,民间投资增长8.1%,占全部投资的84.8%。

  在泰安,第二产业投资704.1亿元,增长26.5%,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6.6%,占其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1.4%,比上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济宁的技改投资增长15.3%,占工业投资比重由年初的33.2%逐月提升至54.1%。高新技术产业增速自年初以来始终保持在30%左右。

  在滨州,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资增长26.2%,增速高于全部投资2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