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合村的一份礼单上,全是五毛钱的“份子钱”。南太合村的一份礼单上,全是五毛钱的“份子钱”。

  “干份子”就5角钱,多送的要找回去

  去年给儿子办了喜事的村民刘桂美,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天收礼金的情况:“除了亲戚和儿子的朋友同学,村里乡亲有74人来帮忙,每人随礼5角,一共是37块钱。按村里的规矩,村里人不吃酒席,中午之前大伙每人领了一盒喜糖就回去了。”

  在南太合村,不吃酒席的份子钱叫“干份子”。刘桂美的娘家在不远的凤凰镇东梧村,嫁到南太合村已有20多年了,在她的印象里,村里的“干份子”一直是5角钱。

  这一规矩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听村里上岁数的老人讲,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老党员路洪元,就是当年的见证人之一。

  路洪元二十几岁就当上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治保主任,在村委会干了35年,对村里“5角份子钱”的形成过程非常清楚。据他回忆,1970年以前,谁家办喜事就是在家里请亲戚吃顿饭、喝喜酒。没有亲戚关系的村里乡亲随2角钱礼金,不在主家吃饭,但可以领回一个小喜帖和几个火烧,有时还有几块糖。不管礼金多少,随礼人的名字都会被主家写在一块红布上,挂在屋里最显眼的位置以示感谢。

  到了80年代,物价涨了,村民们就觉得2角份子钱有点低。路洪元等一帮村干部商量后,提议村里的份子钱涨到5角。在这之后的30多年里,一盒喜糖从原本的几角涨到了6元,喜帖也从几分涨到了几角。对办喜事的人家来说,5角钱的礼金已然不够这些东西的成本,但干份子却没再涨,一直延续至今。

  现如今,大家的腰包鼓了,村里很多人觉得再随5角钱的礼有点不好意思,就拿着50元或100元去贺喜。但不管随礼的人拿去多少钱,办喜事的人家都坚持只留5角,多出来的就找回去。有关系好的留下几十块钱就跑了,可回头主家还给他送回去,因为“村里的规矩就是不多留”。

  记者问:“这么多年就没有人坏过规矩吗?”路洪元说,曾有户人家在孩子办喜事时,因5角钱不好找零就把份子钱涨到了1块。但之后别家再办喜事,又恢复了5角。“这么多年来涨份子钱的就那一户,也就这一次。”

  喜事简办,省心省力又省钱

  关于份子钱要不要再涨的问题,村里其实也有过不同声音。有人提议:“别的村都涨到几十了,要不咱也涨涨?”也有人担心:“5角钱会不会显得咱很穷?”但讨论来讨论去,大家最终认为:“既然是几十年传下来的规矩,就不能破。”

  在南太合村村民看来,随礼是一来一往,随多随少一个样。随的钱多,难免给人带来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随几角钱,既有正常的人情往来,大家心里也舒坦。

  村民刘培森说:“随的份子多了,主家就得安排随礼的人吃饭,进而大摆酒席,钱不都浪费了嘛!”其实,很多村民对随礼金额太多所助长的铺张浪费风气也都比较反感。

  刘培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1年,儿子结婚,他在家里置办了8桌酒席招待亲戚朋友。村里5角钱的“干份子”一共收到103份。如果这些人随的礼金变成50元或更多,按情理就得留他们吃饭,酒席至少要增加10桌,家里摆不下就得去饭店,一桌酒席至少五六百块,算下来就得多花五六千块钱。

  村支书李洪海曾参加过外地一个亲戚的婚宴。婚礼当天,流水宴摆了几十桌,开销不菲。更让他吃惊的是,饭菜根本吃不完,有的居然整盘整盘地倒掉。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没有什么比浪费粮食更让人感到痛心了!

  “咱不是说随5角钱就有多高尚,只是这样做起码不攀比、不浪费。咱也不是因为穷才随的少,而是把喜事的形式简化了。”李洪海说。

  这几年,南太合村村委还大力提倡“婚事新办”、“厚养薄葬”等理念。2011年6月,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5名成员都是村里懂风俗、有威望的老人。村里谁家办红白事,他们都会去无偿帮忙。在村委的倡议下,从2012年1月开始,村里喜事精简至1天,白事精简为1天半,白事不唱戏打鼓、不设宴待客。村里人都觉得,这样办事,省心省力又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