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真的缺少假期吗

  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算起来,假期的样式还真是不少,可是为什么一到假期,我们和小伙伴都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迫不及待的从自己过腻了的地方去别人过腻了的地方去走走。短短几天的假期,成了全体国人朝思暮想的日子,苦苦期待。

  然而,中国人真的缺少假期吗?有统计指出,如果不算带薪休假,中国的法定假日比美国还多一天。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有着如此多的假期,可是为什么依然还是逢假必挤呢?

  带薪休假难落实,有假不能休成症结

  中国从1994年实行大小周末,一年后实行完全双休日,1999年开始施行“黄金周”,短短五六年节假日总数近乎翻番。2008年取消五一长假,增设三个小长假,又多了一天法定假日。再加上年假等假期,确实可供休息的日子不少,但是有些假期不是你想休就能休的。

  我国虽然对带薪年休假制度作了相关要求,但在现实中落实难,究其原因在于监管不力与执法不严。按照条例要求,地方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有责任主动监督检查,但调查发现,由于缺少明确的约束机制与处罚机制,不少地方的监管工作流于形式,往往是职工投诉一起处理一起,能将处罚“落地”的更少。

  保障公民休假权利,最迫切的便是以法治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既要完善现有的带薪休假法律法规,弥补制度缺口,也要探索建立定期公示与披露制度等,以强有力的监管、执行力度,打消一些用人单位的侥幸心理。长期来看,还需增加地方政府与公民个人安排假日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形成更加科学的公民休闲权利体系。

  公民休假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有一句名言说,“能否聪明地用闲是对文明的最终考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国人有了“说走就走”“看看世界”的冲动,愿更多的带薪休假权利能从一纸规定变成群众能够享有的实惠。

  虽然“有假可休”,但是要“有假能休”。只有有假能休,我们才不用再每到假期挤油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