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缺乏,国企占大头
上榜企业中,有45家来自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缴纳税收1377.82亿元,占百强纳税总额的57.54%。特别是济南市汇集了通讯、金融保险等企业总部或省域管理中心,共有33家企业上榜。
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5年有45家企业上榜,其中青岛市占了有16家企业。而西部经济隆起带有13家企业上榜,比2014年增加3家,新增户数和税收增幅均领跑四大区域。从区域分布上可看出,目前山东仍然呈现济青两城领先的局面。但无论是烟台、东营等沿海城市,还是济宁等内陆城市,其企业发展均有进步。
榜单中,内资企业有88户上榜,年纳税2232.29亿元,占百强企业的93.22%,占据绝对主体地位。这反映出我省涉外经济较为薄弱,还需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提高引资质量,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而在排行榜前30名企业中,有28户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及其控股的大型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我省经济的中坚力量,在排行榜中居主导地位。
编辑快评:百强更多元,经济才更健康
从体量上来说,榜单中的企业一点也不逊色。但细看榜单,总觉着不够洋气。在这份榜单中,除了海尔、浪潮等几家企业能够称得上是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外,其他的企业多是来源于那些“躺着也能赚钱”的行业。而目前最火热,也是最有前途的互联网企业,山东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名企。
山东的产业结构一直是以“重”为主。对比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区的榜单可以发现,上述地区纳税榜单中,要么不乏本田、苹果等“洋气”的外资品牌,要么不乏华为、娃哈哈等家喻户晓的国内民企中坚。而更让咱们羡慕的,则是那里的腾讯、网易、苏宁易购等互联网企业。尽管目前垄断性企业强势的局面在全国普遍存在,但通过对比榜单,也能看出来山东在产业结构上的差距。
榜单只是缩影,通过它可以看出山东经济目前呈现出的一些特点。大型国企,特别是垄断性企业轻而易举就能冲进榜单,也说明了目前山东经济活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山东正在进行艰巨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只有进入榜单的企业更加多元化,全省的经济发展才能更加健康,更具活力。高寒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刘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