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了养老专业,没多少学生愿意报考
老年人心理、老年常见病预防与护理、老年营养与膳食……上学期间,公茂秀和同学们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照顾老人有特殊性,比如给老人用热水袋这么一件小事,热水袋要放在距离老人10厘米的地方,还有些老人不适宜用,这些都得注意。
公茂秀目前已在一家养老机构实习了八个月,平时她和大多数女孩一样打扮自己,但工作时她不化妆,挽起长发、穿上工作服就和老人们打成一片。她愿意继续从事养老工作,“老人们很可爱”。
公茂秀的实习单位决定留用她,班上和她情况相似的同学有十几人,但也有人正在纠结,有的同学家人不同意,“担心将来不好找对象”。
想留住养老人才的确不那么容易,老年服务与管理学院就业秘书谭道海介绍,在正式招收养老专业学生之前的一年,学校组建过护理养老方向的实验班,分为本科和专科,一年以后,本科从事养老行业的基本没有,专科中有近半走上养老行业,一年过去了,仍然留在本专业的只有10%左右。
谭道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在观念和待遇上无法留住人,很多人还认为,养老就是伺候人的活儿。这样的偏见还体现在招生上,在养老专业开始招生的第二、第三年,由于取消了专业调剂,每年只能招到十几人。
招不到合适的年轻人,养老机构也急,同时造成养老专业毕业生抢手的局面。鲁懿春回忆,以前她参加公司房产业务招聘时,前来咨询的求职者满满的,而现在招养老专业人员,可能去游说四五十个人才有一个愿意来。据学院统计,公茂秀所在的班级中,过半学生都有七八家企业在抢,目前有一半的学生已经确定了意向。与此同时,已经有企业向学院方面提出,想进行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养老专业不只是护工,更多培养产业人才
实际上,养老专业毕业生可做的工作绝不仅仅是伺候老人的活。在双选会现场,一些养老机构打出“养老管理储备干部”“寻找不甘平庸的伙伴”“创业平台”等字样,向毕业生承诺更广阔的前景。
冉树玲说,养老产业不用太沉闷,目前养老行业中做管理的80后都很少,但从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他们欢迎年轻人在这一行扎下根来,逐渐成为中坚力量。学院方面也表示,养老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护理层面,而是涵盖从护理到管理经营整个老年产业。
公茂秀觉得,现在他们最渴望得到认可,“这是份很有爱心的工作,但说出去好像就是和脏、累联系在一起。”一位邻居曾经对她讲,这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这就让她十分满足。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5个高等院校开设了养老专业。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说,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从事养老工作的荣誉度,改变外界对于养老行业的误解,其次加大一线护理人员的表彰力度,对于养老服务人员最关心的薪酬低问题,下一步将探索给予一线护理人员补贴,比如对中高级护理员进行补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陈玮 马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