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证在职硕士含金量差很大

  2016年以前,想攻读在职研究生有4种途径,分别是全国统考、5月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10月专业硕士全国联考以及单独考试。自2016年起,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学位的报考并入到1月联考,5月同等学历申硕和单独考试不作调整。

  “在所有在职硕士考试中,‘十月联考’是最简单的,从今年开始没有了。”为了给自己“镀金”,在毕业七年后,卢女士在2014年报考了山大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卢女士说,国家对专业硕士越来越重视,原来主要针对专业硕士的“十月联考”顺势并入到了全国统考。

  在卢女士看来,衡量在职硕士含金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是否有“双证”。“参加全国统考的在职研究生,通常是定向或委培,他们毕业会颁发毕业证和学位证,就是双证。”卢女士说,其他方式读在职研究生,都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双证在职研究生比较难考,一个年级也就两三人,他们一般和全日制硕士一起上课,毕业论文要求很严格,而且需要有一篇论文公开发表在专业刊物上才能毕业。”山大儒学高等研究院在职研究生小张说。

  招一名在职研究生能创收好几万

  卢女士回忆当时报考在职研究生的情景,“材料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开始学习相应的专业课,十几门专业课由山大自主命题考试,然后需要通过英语和专业课程两门全国统考,全部考试通过后,申请写毕业论文,通过答辩,然后毕业。”她说,“只要通过了这个全国考试,论文就很简单了。毕竟大家工作都很忙,不少人有家庭有孩子,导师对论文的要求不会太高。”

  日常上课也放得很松,卢女士说,“一年时间上十几门课,一个月上一两次课,一年就把所有课程读完了。上课老师讲得很快,也不按照书本,结业考试大都开卷。”

  在职研究生科研能力差异大、论文质量良莠不齐,为何高校还频频向“在职”示好?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生导师介绍,大学各个学院为了创收,愿意多招在职研究生,导致一个导师在往往要带七八个全日制研究生和两三个在职研究生。

  “每带一名在职研究生,学院会给导师一定的费用,学院不同,费用也有所不同,基本上1000元左右。”上述导师透露,导师介绍来读在职研究生,会给予导师一定的奖励。比如,一名在职研究生一学期交9000元,再加上答辩时交的万元答辩费,学院每招一名在职研究生就能创收几万元。

  该导师透露,给在职研究生上课并不计入工作量,只给课时费,所以有些老师责任心就不强。“导师精力有限,多招生带来的必然是学术能力和论文质量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