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赖开车上高速被拦截

  2014年,因为一桩借款合同纠纷,济南市历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代某、陈西(化名)告上法庭,历城区法院最终判决代某偿还借款本金7万元及利息2万余元,陈西承担连带还款责任。执行中,陈西违反报告财产制度,拒不报告财产,执行法院依法将其纳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名单库,他也因此成了“老赖”。

  2015年12月底,陈西到南京与人洽谈业务,在准备开车离开南京时,在一高速收费处被拦住。陈西只好主动与执行法官联系,通过其家人到法院交齐了所有欠款。第二天,历城区法院将陈西的信息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屏蔽后,他才得以返回济南。

  “有些‘老赖’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只要自己远离高消费,法院就拿他没办法,事实上,在全国不少地方,以后不仅是铁路、飞机出行有限制,‘老赖’名下登记的轿车也会被录入系统,只要驶上高速公路,就会被暂扣处理。”平阴法院执行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