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目前4家地炼企业均已开始从海外进口原油。其中,垦利石化采取自营进口方式,从新加坡贸易商手中进口俄罗斯原油10万吨,利津石化和亚通石化则委托中海油从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口10万吨和5.6万吨原油,东明石化此前从阿曼进口了两批原油。

  记者了解到,目前与BP达成合作的并不只东明石化一家。在上个月召开的山东省地炼企业原油进口工作推进会上,利华益集团董事长徐云亭就表示,公司已与BP、荷兰壳牌、瑞士维多等多个全球原油生产和贸易商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国际原油进口协议。而来自《德州日报》的消息显示,恒源石化近期拟投资38亿元,收购壳牌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的控股权,以此实现600万吨原油的海外产能。

  此外,目前尚未获得原油非国营进口贸易资质的企业也在加紧布局海外市场。京博石化生产总监崔宪峰对商报记者表示,京博石化已在海外成立了贸易公司,原油进口将成为未来的主要业务。“原油加工成品油出油率高,一直以来燃料油的地炼企业有购买原油的冲动,但并不意味着给了多少进口配额,地炼就能吃进多少油,首先经济形势不好,产能恐怕不能完全消化,另外加油站建设还是受制于国企,未来如何打开下游渠道很关键。”有业内人士说。(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