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探究性作业,“神器”就无法显神威
我市一位从事教育多年的专家认为,“作业神器”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学生如果把使用‘作业神器’当作捷径,有可能将教育、教学带到一种索引文化中去,就是用索引代替自己的思考。”他说,现在很多在线教育将教育原有的褶皱性拉为平直,而传统教育平时的授课课程一般有6个环节,即备课、授课、辅导、作业、考试、评价,其中作业环节是最具褶皱性的东西。“如果一下拉成平直,整个教学环节的缺失会让学生在未来缺少一种思考的习惯。”
“换个角度看,‘作业神器’的流行也是对学校教育的挑战,将促使学校推进作业改革。”这位专家同时表示,如果只是让孩子做些书面的、印刷好的作业,借助所谓的“作业神器”必然很容易就能找到“参考答案”。在教育中,应该给孩子们更多探究性的作业,“这些作业没有‘标准答案’,作业的目标是对知识的思考、能力的培养。”(威海晚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搜索关注微信号sina_shandong,在这里,看见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