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举办的相亲会上,有不少来自农村的适婚青年参加。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本报举办的相亲会上,有不少来自农村的适婚青年参加。本报记者 王晓霜 摄

  齐鲁晚报7月3日讯(记者 王晓霜 高祥 刘震 贾晓雪 于飞 见习记者 邱明)在我省许多农村,适婚男女比例失调,男青年找对象越来越难,动辄十几万元的巨额彩礼及苛刻的要求让许多家庭结不起婚,这不仅加重了许多家庭的负担,而且为婚后的家庭生活埋下了隐患。在青岛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城市,出现了许多女青年宁愿单着也不愿回家结婚的情况,因为她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农村生活与她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农村,一些家庭在嫁女儿时,不仅不收彩礼,而且陪嫁相当丰富。当然,这样的好事肯定有很多条件,至少是男方的条件入了女方的眼。

  一个村适婚男青年96个,女的只有23个

  临沂市临沭县一个村近几年靠发展柳编致富,人均收入超过周围乡镇村庄。在该村,25到35周岁适婚男青年共有96人,而同年龄段的适婚女青年只有23人。这种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在周围农村十分普遍。所幸因为村里条件不错,该村适婚男青年中68人已经娶上了媳妇,剩下的28人,家庭条件也都不错,有的甚至在县城里有住房、家里也有车,但却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在该村23名适婚女青年中,仅有6人因为上学、刚参加工作等原因未婚。

  “农村女青年太少了,这是他们找对象难的主要原因。”该村村支书告诉记者,由于本地适婚女青年少,条件好的挑挑拣拣,或者嫁到了城里,或者早就有了意中人。

  “我今年都28岁了,还没找到对象,他们都说我这辈子要打光棍了。”张军是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的一名适婚农村男青年,家里人很早就催着他找对象,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我们村里跟我差不多年纪的男孩有20多个,而女孩只有几个,且基本都已经结婚生孩子了。”牟平区陈家疃村的村干部刘旗告诉记者,全村有776人,20到40岁没有结婚的男女青年大概有120人,男的远远多于女的。

  惠民县辛店镇有4.3万人,一份数据显示,辛店镇2005—2014年的男女性别比为109.5:100;2009—2014年的男女性别比为109.8:100;而从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这段时间的男女性别比则上升至116.7:100。男女性别比一直在增大,尤其近两年的时间呈现急剧增大趋势。不少农村都有这样的看法,30岁还没结婚,离终身光棍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