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来
女老师被打促9·10教师节设立
关于中国尊祀孔子的历史,传统文化专家李汉秋表示,以孔子为教师节的形象代表源远流长,据专家考察,中国尊祀孔子的制度化与公元同起始,即从公元1年开始。
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孔诞为教师节
宋徽宗时,孔子已成为学校中释奠礼的中心。1939年民国政府相沿确定以农历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为教师节(后来换算为阳历是9月28日),至今在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马来西亚、美国的加州等都以孔诞为教师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曾宣布“五一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执行的结果是教师节没有了。
而1982年的女老师被打事件的讨论,直接引出了民间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最早倡议,成为建立教师节的前奏。
当时还是“文革”结束不久,在有的人看来,教师仍是“臭老九”。被打的一名女教师于学荣受访时回忆,当天,学校组织看电影,一位女教师烫发引起村民的不满,就有人踢打她们。
县里在事发40多天后将打人者王兴宽拘留。但15天后,王兴宽又被释放。于是有人以“焦文驷”的名义投书《光明日报》,希望为被打的3名女教师伸张正义。
1982年6月24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名为“焦文驷”的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揭露了北京怀柔县黄坎公社社员王兴宽、王桂义等人辱骂殴打吉寺小学三名女教师范秋兰、于学荣、刘凤珍的事件。
国务院定9·10教师节考虑新学年开始
邓小平同志对报道表示关注,他指示办公室工作人员转告北京市委,要抓紧处理。
终于,1982年7月,怀柔县法院开庭审判了王兴宽父女殴打3名女教师案件。
此案引起社会对教师地位的关注。天津南开中学教师田家骅提出了建立和确定教师节的建议,来信刊登在《光明日报》1982年7月20日第二版。
1985年1月,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一致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定在此日期,是考虑到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开始,学校要有新的气象。
■ 相关新闻
身份证“加一位”将成学籍号
新京报讯 全国版的中小学生学籍号,拟采用19位编码,其中以18位身份证号为核心,前边加上1位代码。日前,教育部表示,为确保中小学生学籍的唯一性,我国将建立全国统—的学籍信息管理制度,实行全国学生“—人—号”,全国统—编码,终身使用。
根据教育部了解的情况,全国版的学籍号编排规则最终可能会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针对绝大多数已经拥有身份证的学生。学籍号共19位,18位为学生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前边再加上一位代码,共19位。第二种是针对外籍学生、因各种原因缺失身份证的学生,或将依据身份证规则重新编排出一个18位码,再在前边加上一个代码,同样为19位。根据教育部规划,这一学籍管理系统于年内全部建成,并实现全国联网运行。
据介绍,教育部将出台生成规则,原则上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均依据身份证号为基础进行统一编码。学前教育阶段已采集学生信息的,升入小学时仍沿用已有的学籍号。
本组稿件/新京报记者 郭少峰
(原标题:六成网友支持教师节改至9·28孔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