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周来,岛城各高校进入了开学季,每逢高校开学,大学校园里都充斥着拎着大包小包的学生和家长,大部分情况是大包父母拎,孩子轻松地走在后边。记者看到,对孩子,父母不舍得让他们吃一点苦,对自己,则是能凑合就凑合。
孩子上学全家出动
8月24日中国海洋大学新生报到,来自四川的小任的报到队伍可以用“浩浩荡荡”来形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妈、姑父、姨妈、姨夫、姐姐、妹妹,加上小任自己一共有11个人。
“我们肯定不放心她一个人来上学,全家人正好借着这个机会一起来青岛旅游。”小任的妈妈说,全家人开着两辆商务车,8月17日晚上就离开了德阳,离家前一家人备好了“干粮”,可人太多终究还是不够用,他们就借着每次在休息区停靠的机会补充食品,对于住宿,就更加简单,方便就住高速路附近的酒店,不方便就在休息区凑合凑合。
目前,岛城各高校中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大学已经开学,每所学校开学,校园里都会变成了大型停车场,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私家车涌入大学校园,“几乎九成以上的新生都是在父母陪同下来报到的。”岛城一所高校的负责人说,有的学生是一个家长陪同,更多是父母两人陪同,甚至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全家出动的。
“其实我自己完全可以来报到,他们非要来送我。”青岛大学的山西考生杨鑫河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我们这个孩子确实挺独立的,但我们考虑到毕竟是他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杨鑫河的妈妈说,一个人在路上去个洗手间都得拎着行李肯定不方便,“我们也想看看儿子上学的环境怎么样,吃的住的怎么样,省得在家里担心。”杨妈妈说,看了住宿条件和学习条件感觉还不错,“明天可以放心回家了。”
拎包铺床父母包办
孩子独自出门父母不放心,但有父母在的地方,所有的劳动基本都是父母承包了。记者在各高校的报到现场看到,大学生们报到拖着行李箱、拎着被褥包的,大件基本都在父母手里,学生们大都是轻装上阵,要么背着自己的书包,要么空手跟在父母的后边走。“他要去报到办手续,拎着行李不方便,再说行李也不沉。”一名来自潍坊的父亲左手拖着行李箱、右手挎着一个被褥包裹走在青大的校园里,他的儿子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走在他身后,父亲不仅要拖行李,还要负责打听儿子所在的旅游学院在什么地方。
而在大学生宿舍里,铺被褥、整理床铺永远都是父母干的活。记者跟随新生小曾到他的宿舍里,小曾的母亲感觉床铺的床板有点脏,先找抹布把床板擦了一遍,又爬到上铺将她从家里背来的被褥都铺好了,在她铺床的时候,小曾的父亲在整理儿子的储物柜。夫妻两人忙活到满头大汗时,小曾则在跟宿舍里的舍友聊天,完全没有将父母的忙碌看在眼里。“我们走了之后就全靠他自己了,能帮他干点就干点吧。”小曾的母亲说,“别的同学也都是父母帮着铺的,这没什么的,他在家里也没干过。”
新疆女孩独自报到
尽管大部分学生是在父母的陪同下到校报到,但也不乏独立的大学生。昨天,记者就在青岛大学东校区看到了独自从新疆阿勒泰地区来的杨雪梅。杨雪梅今年19岁,是青大财务管理的大一新生,她3日晚上8点从阿勒泰出发,4日早晨7点抵达乌鲁木齐,父母把她送到乌鲁木齐机场后就回家了,她自己一人坐飞机来到青岛,“我昨天下午4点多到了青岛机场,怕到了学校找不到人,就在机场附近住了一晚上。”杨雪梅说,自己在高中阶段就有住校的经历,尽管这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但也没“打怵”。杨雪梅说,之前计划父亲陪她来青岛,后来父亲有事,她就自己一人来报到了。“其实我不同意父亲来送我,正好赶上他有事来不了,一个人来报到感觉挺刺激的。”杨雪梅说。
先当两年兵再来上大学
【人物】
昨天,新生们都来青岛大学报到时,来自河南的李旭东却是来办理休学手续的,18岁的李旭东今年应征入伍,今后两年他将在广州度过军旅生活,两年后再来青大上学。
昨天上午,在青岛大学东校区,来自河南濮阳的大一新生李旭东在父母和哥哥的陪伴下,来到信息工程学院迎新摊位前办理学籍保留手续。因为想去体验军营生活、锻炼自己,李旭东在老家应征入伍。
“我经常看一些军事电影和电视剧,觉得军人形象高大,很帅,我也特别想去体验一下。”李旭东说,他很想脱离父母去军营里锻炼自己。让他高兴的是,父母对他应征入伍的选择很支持。“不过我知道他们肯定还是有些担心。”为了让父母放心,李旭东说这段时间他不断地给父母展示他能行。两年当兵时间,李旭东将没有假期,不能回家看父母,因此心里也稍微有些紧张。“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期望和向往多点。”李旭东笑着说。
18岁的李旭东有1.76米的个头,平时最喜欢打排球。昨天他带着爸妈看了看校园和自己的宿舍,当得知他要去当兵时,不少舍友也觉得很惊讶。
李旭东说,他是第一次来青岛,这几天准备和爸妈在青岛玩玩,8日左右他将回到河南,准备13日出发去广州。两年后,他再回到青岛上学,青岛大学也将按照国家规定给李旭东保留两年的入学资格。
■拉着洗衣机到学校报到■自己出钱给孩子装空调■要求学校把孩子宿舍调到阳面
家长们,该放手时就放手
【探访】
“我们的学生完全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主要是父母太娇惯了。”一名从事多年学生管理工作的高校老师告诉记者,其实并不是现在的大学生动手能力不行,而是家长们根本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失去这种能力。
“去年,我们就遇到父母从威海家里拉着洗衣机来送孩子报到的。”这名老师说,每年新生报到的时候,他们头疼的不是工作多忙,而是家长们莫名其妙的要求。该老师说,一名南方来的学生家长找到他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怕热,感觉青岛的天气有些热,想让学校安排孩子住在有空调的宿舍里,当老师告诉她学校宿舍都没有空调时,家长表示可以自己出钱装空调。“这名家长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是在集体生活。”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的一名老师则表示,她曾遇到过一名学生家长,报到第一天就找到学院要求将孩子的宿舍调到阳面,当得知该专业的学生宿舍在第一年都在阴面时,这名家长直接表示,哪个专业的宿舍在阳面,孩子就要调到哪个专业去。“在她眼里,上大学、学什么专业就跟过家家一样,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我们的学生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家长们根本不给机会。”一名高校老师坦言,90后的孩子吃苦能力差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孩子本身,而是父母太娇惯了,根本不给孩子吃苦、锻炼的机会。
这名老师表示,每年新生开学的时候,学校会在显眼的地方贴上温馨提醒,提醒家长退后,让孩子自己来办理报到、注册手续,但真正能放手的家长少之又少,“正是这种包办,养成了学生当甩手掌柜的习惯。”这名老师说,他已经干了5年的辅导员,只要是父母陪同学生报到的,拎包、铺床几乎都是父母干,自己一个人来报到的学生则完全能够一个人做好,“这就是锻炼。”
“家长在身边可以替孩子干,家长走了呢,还得学生自己干。”这名老师表示,家长不能在孩子身边陪一辈子,所以一定要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现场】
家长打地铺凑合住一宿
中国人常说 “穷家富路”,为孩子父母们大都舍得花钱,对自己很多人选择了“凑合”。为方便送学生的家长,青岛大学已经连续4年为家长提供免费场所打地铺,去年60个地铺早早就被抢光了,今年爱心地铺增加到了100个,为省钱很多家长选择了睡地铺“凑合”。
昨晚7点,记者看到一楼的男性家长休息室和四楼的女性家长休息室都已经住满了,个别家长已经躺下休息,但大部分还没有睡觉,而是跟相邻的家长聊着天,讨论着学校、规划着儿女的未来。“这个学校不孬,为家长考虑得挺仔细周到。”杨先生从陕西来送儿子上学,“我们下火车直奔学校,原打算如果宿舍里有空床就在他宿舍里凑合一宿,没想到宿舍6个学生都来了。”杨先生说正愁没地方住呢,听老师们说有免费休息的地方就来了,“反正娃已经安顿下来了,我在那里凑合一宿就行。”杨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免费休息室里的家长有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等外省,也有聊城、临沂等省内的,更有平度、莱西等郊市区的。“我本来打算孩子报完到,我下午就赶回去,听说可以免费休息,我就在这里住上一晚,明天上午再走。”来自莱西的贾先生说。
青岛大学党委东校区工委副书记李建新表示,学生家长休息室一共有两个,原本是学校艺术生的形体训练室,教室里都铺有大理石地面,每个教室面积大约在200平方米,每张床垫上都配有枕头,可以满足家长简单休息的需要,100张床垫也在前几天统一进行了晾晒。(记者 臧旭平)
(来源: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