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县桑园镇芦家河村,一个标准的山区,找准了以垂钓为主,带动观光以及林业、餐饮等为一体的绿色环保发展之路,一年承接国家、省、市级垂钓比赛40余场,接待游客两万余人。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年底分红,做到了一根钓竿“钓”起乡村振兴之路。

  抓住垂钓比赛项目,找到盈利模式

  初秋时节,在莒县桑园镇芦家河村的莲生湖游钓园,山上一片绿色,丝毫见不到裸露的土地。景区总面积3000亩,水面面积400亩,林木覆盖率达到76%,初步规划了“休闲垂钓区、竞技垂钓区、路亚培训区、高档园林观赏区、休闲采摘区、水上体验区、儿童游乐区”等几大部分。

  芦家河社区党总支书记潘为亭介绍,该景区在2010年左右开始开发,之前一直是企业老板承包开发,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给村民和村里带来多大收益。为改变这种状况,2017年景区进行了改制,成立股份制公司,村集体和村民以土地形式入股。投资300余万元修建国家级路亚商业竞技池3座,努力成为江北首家高标准路亚基地。

  潘为亭介绍,景区近两年抓住垂钓列入正式体育比赛项目的契机,专注发展垂钓比赛成为园区新的发展方向。今年莲生湖钓鱼基地将举办近40场大型赛事,吸引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钓鱼运动员和垂钓爱好者,乃至外国友人前来“竞钓”。

  不仅承办比赛,还要衍生二次消费

  “我们这个地方交通不便,又是山区,除了污染项目,很难有企业来投资,所以当时就定位发展旅游,只要留住绿水青山,就留住了发展的根基。”潘为亭说。

  莲生湖游钓园经理孙启云说,景区林木只能栽不能伐,如果有特殊情况,在伐掉原苗木的同时必须补充上新苗木。

  随着垂钓比赛的如火如荼,景区收益也在迅速增长。2017年之前,虽然村民也有收益,但是只限于占用土地的村民。为了让所有村民都能享受到收益,如今每亩地每年享受1000元的分红,而村集体每年也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

  除了股份制分红,隐性的收益则更多。村民潘为志今年60岁,在景区工作已经有四年时间,他现在每天的工资在150元,每月干20天左右,不耽误家里农活,每年在景区的收入在四万多元,而像潘为志这样常年在景区工作的村里有二三十人。

  虽然景区这两年才找到发展之路,也刚刚能维持景区运营的收支平衡,但是按照潘为亭和孙启云的想法,既然找到路子了就不愁发展。“垂钓比赛者消费能力都比较高,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是打比赛,更多的是要衍生二次乃至三次消费,让比赛者赛出成绩,玩得舒心,住得温馨。”孙启云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彭彦伟 刘涛 通讯员 张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