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位于微山湖腹地,四面环水,村民1400多人,与外界交流只能靠船。村里有一所卫生室,由于偏僻和不便利,早些年仅有杨付义一名医生。后来,杨付义的儿子杨传来从卫校毕业后子承父业,与父亲携手为村民服务,这一守就是23年。“这父子俩,我们一天都离不开,是我们的守护神。”60岁的村民史先生说。

  无论白天黑夜,老杨父子俩总是随叫随到驾船出诊。  

  放弃县医院工作,回村当了“船医”

  从微山县爱湖码头坐上汽艇,大约行驶40分钟,就到了微山湖腹地渭河村。

  如果没有杨付义和他的卫生室,村民看病要坐40分钟的船才能到最近的高楼乡卫生院。如果要去县城,还得再乘坐一小时的汽车。

  1971年,杨付义离开渭河村,去了微山县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先去了一家卫生院工作,可心里始终惦记着渭河村的渔民们。“我从小在渭河村长大,知道村里人看个病有多难。如果我不回来开个诊所,村民有点病就得走20里的水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是折腾不起。”凭着这个信念,杨付义回到了渭河村,将一艘3米多长的小木船改造成了村里唯一一家卫生室。

  “我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了,可渭河村卫生室得继续开下去。”杨付义说,他有5个孩子,4个选择学医,自己十分希望有一个孩子能回来到渭河村,继续给村民们看病。

  从小受父亲影响,生于1973年的杨传来起初却没有打算子承父业,他渴望走出去拥抱外边的世界。1996年,杨传来从济宁卫校毕业,被分配到微山县人民医院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心中十分欢喜,可随后就犹豫了。

  打小就跟着父亲行医的杨传来知道,父亲和村民之间早已超越了医患的关系。深思熟虑一番,杨传来决定收拾行囊回到渭河村,自此便扎下根来。23年来,无论白天黑夜,无论春秋冬夏,杨传来总是随叫随到驾船出诊,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水上120”。

  划着小船询医问诊,一个电话就能上门

  渭河村四面环水,出行是个大难题。起初,杨传来摇着小船“行走”在各家村民之间,但有的病人必须及时送到大医院治疗。“小船靠手摇速度慢,容易耽误治疗。”为此,他把辛苦攒下来的几万块钱买了一艘速度比较快的机船。“这片水域老年人居多,作为医生,我有责任送他们及时治疗。”

  “俺老伴年纪大了,冬天连床都下不了,感冒发烧全靠杨医生上门打针。不论刮多大风、下再大雨,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准能到。”距离卫生室200米的一艘水泥船内,70岁的王女士感激地说,杨传来总是带着医药箱,开着他的小船,走进老百姓家询医问诊。

  “我们爷俩从来不放假,手机24小时开机。”杨传来说,自己的手机号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有的老人还刻在自家门板上,一有需要就会打电话。在渭河村,最常见的疾病是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慢性病。对付这类疾病,对他来说并不难,但突发性疾病就大不一样了。很幸运的是,在他的治疗和转诊下,没有一户人家因为耽误治疗而发生意外。

  前不久,两岁的小旭突发低烧,晚上八点钟左右又出现了高热惊厥。“隔老远就能听到小旭妈妈呼喊‘杨医生,救命’,小旭爸爸一口气将机船开到了卫生室门口。”时隔不久,杨传来至今历历在目。来不及等船停稳,杨传来一脚踏上去,钻进船舱检查小旭情况。简单处理后,杨传来驾驶机船,载着小旭和他父母在夜晚的微山湖上快速穿梭,并提前叫了出租车在五段渡口等待,一上岸立即送到医院治疗。

  只要村民需要,父子俩会一直坚守

  现如今,湖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只有老人和孩子,不少老人都失去了劳动能力,没有经济收入,但渭河村的渔民从不担心看病。

  十里八乡的村民都知道,在渭河村杨家父子那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老年病号可以“先看病后付费”,等到年底老人的子女从外地回来了再支付。“没有钱,手头紧就赊着,宽裕了再给也一样。”杨付义说,看病不是为了发财,要是多收钱,自个良心也过不去。

  距离卫生室500米左右,是村民徐成英的家,孩子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两口互为依靠。因为患上风湿病,徐成英长期卧床,每年到了冬天病情更严重,家庭困难。接手卫生室后,杨传来坚持一周来徐成英家巡诊一次,每次都带着针剂、药物,医药费也只是象征性收一收。

  数十年如一日给渔民看病,贴心的服务换来渔民们的赞誉。“只要村民需要,我们父子俩会一直干下去。”说话时,杨传来看着父亲杨付义,脸上的笑容温暖而坚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李锡巍 褚思雨 通讯员 刘道伦 王士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