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济南农商行被举报陷口水战,谁在说谎要查明白

  日前,一篇名为《实名举报山东厅级干部生活淫乱,银行资产损失近30亿元》的文章引发热议。文章作者自称济南农商行副监事长,举报其单位的多位领导,“提拔情妇的,欺上瞒下,山东省联社、济南农商行领导涉嫌渎职致使国有资产损失近30亿元”。

  网文引发掀然大波。一方面,它所牵涉的问题太多、案值太大;另一方面,举报涉及的对象,多是济南农商行、青岛银监局或山东省联社的重要领导,没有一个的咖位小。

  换句话说,假如举报材料属实,或者哪怕部分属实,都将意味着,当地农商行以及对应的银监系统,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重大漏洞。

  不过就目前来看,网文提到的各项举报内容,包括现青岛银监局局长、山东省联社分管人事副主任发展情妇、违规提拔,山东省联社、济南农商行高层卷入30亿票据诈骗案,济南农商行副董事长信贷违规造成资金流失等等,都还只是单方面说法,没有明确的证据。

  一些网友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这种围观姿态的确有利于倒逼真相,不过也得意识到,在缺少足够证据的前提下,不易轻易下结论站队,否则容易造成误伤。

  山东银保监局表示,曾收到过彭博对济南农商行的举报,已依法回复,不过并没有回应全部疑点;济南农商行则发布声明称,举报信息系该行原副监事长捏造诽谤,相关受害人已经报案。随后,彭博又回应称“关于我举报的每一个字,我负全部责任”。

  看来,事件已陷入各执一词的状态。因为牵涉甚广、涉案重大,此事需要谨慎对待,且应尽可能公开透明处理。

  对济南农商行来说,作为被举报的主要涉事单位,发布声明足够及时,但是同样没有回应一些关键疑点,如领导情妇火速升迁、领导为妻子改档案、给空壳公司贷款吃回扣,反倒是强调举报者的动机——谋取更高职位未果。这种回应方式本身相当不妥,举报者的动机和举报材料的真假是两码事。从应对舆论的角度看,要想有说服力,就得拿出详实的证据。

  其实,举报所涉及的一些细节,如当地银监部门领导发展情妇并有私生子,济南农商行违背《公司法》不按期换届等,调查起来并不困难;举报者和济南农商行之间,围绕举报者的学历争议,学信网上也能轻易查到。完全可以以这些细节为突破口,顺藤摸瓜,对举报牵涉的问题进行一一突破。

  当然,这个调查过程,必须要有更高层级的部门介入。眼下不只是农商行,包括当地的银监部门以及山东省联社,都成为举报的矛头所指。考虑到公平公正问题,不能由它们自己调查自己。济南农商行的声明被质疑,除了缺少证据外,更是因为它就是利益相关方,自证清白难免容易因缺少公信力而越描越黑。

  另一方面,鉴于此次举报兹事体大,对于实名举报的当事人,其隐私和安全问题同样得相当重视,要避免打击报复的风险。当然,换个角度看,如果是诬告,当事人该承担的法律风险自然也逃不掉。

  在公开发文之前,举报者已经向多级纪委、党委组织部举报,如今为何剑走偏锋,选择了实名举报这种“鱼死网破”式的举报路径?所以,不管举报真假,它都说明体制内的常规问题反馈机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至少没有解决举报者之前的纠纷和诉求。

  眼下,随着事件曝光,在更高层级的介入之下,到底谁在说谎,迟早会暴露在阳光之下。但还得提醒一点,被举报位高权重的事实,很容易让舆论形成“能量大”的想象。要想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除了得有更高层级的介入外,调查信息也得尽可能透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