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山东省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立新说,他是“幸福的追梦人”

  筑梦蔚蓝,奋力奔跑

人物简介人物简介

  吴立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长期致力于大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目前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在跨尺度海洋动力过程及海气相互作用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所率领的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个物理海洋创新群体、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称号。

  □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本报通讯员 马文哲

  “现在是我们国家海洋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几代海洋人梦寐以求的时代。”当个人所奋斗的事业与时代发展的步伐共振,作为2018年度山东科技最高奖获得者,吴立新说,他和这一代的海洋科技工作者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看得清、查得明、报得准,提出推动“透明海洋”

  “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的71%,但今天我们对海洋的了解跟陆地相比的话,差得太远了。”吴立新说。不久前,他带领团队完成的项目“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从北京捧回了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我省在海洋领域首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

  向海洋进军,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就要认识海洋。2013年,吴立新提出“透明海洋”计划,主要针对西太平洋—中国海—印度洋核心战略海区,以中国自主海洋卫星、定点智能潜标、智能浮标、水下滑翔机、水下机器人等为主要观测手段,构建从海底到海面的立体综合透明观测系统,通过深入研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海洋环境、气候及资源的变化,使所观测的海域实现状态透明、过程透明和变化透明。

  “科学家在实验室就能知道海洋里的鱼群游向,了解海洋深处的最新情况,预测未来的变化。”吴立新说,“透明海洋”工程要实现“看得清、查得明、报得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今天的海洋正在发生什么,明天的海洋将会发生什么,为国防安全和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提供科技支撑。

  吴立新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目前,“透明海洋”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研发的4000米深海Argo观测浮标、4000米海深电磁采集站填补了国内空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白龙”浮标成功布放和率先建立的全球高分辨率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南海深海盆的全面覆盖及完整监测,构建了国际上第一个马里亚纳海沟长期连续海洋科学综合观测网,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科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今年9月即将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世界海洋观测大会,仅我们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就有五六个白皮书!”在吴立新看来,在全球向海洋进军的浪潮中,在全球海洋科技创新、全球海洋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上,一定要有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他记得,2009年去威尼斯参加10年一次的世界海洋观测大会时,会上全是外国人,根本没有中国人的声音。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其中84%的海洋水深超过2000米。现在的Argo浮标只能观测到海平面下2000米,因此国际上正在酝酿第二轮Argo计划,向2000米以下的深海拓展。他和团队积极参与到4000米级深海Argo浮标的研发和科学应用中,自主研发的4000米深海Argo观测浮标填补了国内剖面循环探测技术方面的空白,让2000米以下的海洋变得更“透明”。

  感恩时代,做幸福追梦人

  2018年,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喜报不断:研发出“海燕-10000”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8213米、刷新世界纪录;研发的海洋赤藻防治技术出口美国,成为唯一走出国门的环境治理技术;同时,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等联合发起的“大洋钻探船建设计划”顺利推进,预计全球第三条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将于2021年下水。

  1966年,吴立新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普通家庭。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造卫星升天等一系列科研成就的取得,在他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2005年夏天,已经定居美国的吴立新夫妇双双辞去工作,卖了房,卖了车,给孩子办理了退学手续,回国!

  回国后的吴立新迅速投入科研。2007年,由吴立新作为首席科学家的“973计划”项目“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变异及其对我国近海动力环境的影响”启动。2012年,他领衔的“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创新团队入选科技部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5年,牵头申报的“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成为我国海洋科学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013年,时年47岁的吴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中国海洋界最年轻的院士。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我觉得,这是我们海洋科技工作者最好的时代,有什么理由不去奔跑、不去奋斗?”吴立新觉得,这,很幸福。

  责任编辑:葛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