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头”,山东乡村的民俗之一。

 

每年春节,乡村拜年“磕头”的场面常在网上传播,短视频的兴起,各种“磕头”的场面更显的“壮观”。这其中不乏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有长期生活城市,受都市熏陶的白领。

 

祈福、供奉、祭奠,“磕头”的礼节,在周围环境之下,未显迂腐,却有一股虔诚与感恩。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里,山东乡村的“磕头”,是特殊时节的礼仪,无论你在城市如何“呼风唤雨”,在先祖、供奉前,总会把一年最美好的心愿在心中念叨一番,叩首。

 

 

△ 礼,与其奢也,宁俭;

丧,与其易也,宁戚

 

 

随着城乡变迁,时代的演进,磕头的习俗正逐渐淡化,而磕头时的“精神内核”却延续下来。到了当代,更多城乡人把这种“精神内核”转化为其他的形式,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不间断的流露,比如春节回家帮父母做家务、带父母外出旅行、带父母“下馆子”,如此种种,不一而论。

 

在2500多年前,孔老先生曾有言:“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如果说在古代的“磕头”需要内容与形式兼具,那么到了当代,“磕头”的内容更需要延续与传承,而至于“磕头”的形式,不妨将其交给时间,让其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精神的丰富而演化。

 

在这,我们以此来窥探山东“乡村文化”的“破与立”,或能感知一二,在乡村需要怎样的“乡村文化”,乡村的民俗、民风需要怎样的“破与立”,如何挖掘,又该如何弘扬?

 

 

△ 谈山东乡村或谈山东△ 谈山东乡村或谈山东

 

对外界的印象,经常会提到“土”

 

追寻:乡土山东的“坚守”

 

我从乡村走向城市,一直保持对乡村“冷眼”审视。

 

十年间,发现乡村广袤物产的“丰富”与精神文化的“匮乏”形成明显的对比。在社会经济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曾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农村正成为城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耕种、养殖、牧歌,新鲜的空气、绿色的农产,一切都是美好舒畅的。

 

只是,我们在谈论乡村时,总带“有色”的眼镜。比如,谈山东乡村或谈山东对外界的印象,经常会提到“土”,作为地处沿海的省份,这个“土”已偏离“沿海”的本色,有时候也无法理解这种“土”。而“土”的气质,即便历经四十多年的“南风吹”“海风吹”,却始终未曾改变。

 

不过,从现代公序良俗、法律道德看,许多乡村的“土”,却是高尚的。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曾提到乡土社会的“信用”,在他看来,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不假思索”,一词点明了在乡土社会中,一些民风、秩序的对乡村人的约束与影响,像是树木自然长成一般,自然真实。

 

 

△ 城镇化对乡村文明带来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是破坏性的

 

 

而在城市的人看来,乡村版“信用”是“傻”,记得冯巩小品有一句经典语录:“你们城里人是属蜂窝煤的,浑身上下都是心眼;我们农村人是属大萝卜的,就是有眼儿也是被你们城里人坑糠了”。不可否认,城镇化对乡村文明带来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是破坏性的。

 

近几年,在经济发展领域,经常听到“下沉”这个词,消费下沉、渠道下沉……比如,在“互联网+”下沉乡村背景下,以短视频、直播为代表性的互联网内容、产品不断侵染乡村,流量的刺激,网络的围观,乡村的“丑相”涌入互联网的世界,“土味文化”在藐视的语境下,像是一股“清流”风靡网络,不得不承认,我们在审视“土味文化”时,总会夹杂嘲讽的味道。

 

然而,越是如此,乡土社会的本真,相比现代城市的矫揉,显的更加珍贵。而山东乡村的“土”,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去看,由其衍生的憨厚、勤劳、质朴、诚信等等,我们总能够感受到“土”的本色。在我看来,这种“土文化”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更应该需要挖掘与升华。

 

 

△ 乡土社会的本真,

相比城市的矫揉更加珍贵

 

 

风起: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不可否认,现代乡村仍保留着部分已不适合现代文明精神的民俗、民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乡村文化,看上去无关紧要,然而在农业生产、产业发展、精神生活中,总会影响,甚至左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比如在山东乡村普遍存在的红白事“份子钱”“人情债”。

 

记得经常看到母亲“份子钱”的小账本,这个小账本上记录了同村村民、外村亲戚红事白事随出去的“份子钱”,还有谁家盖新房、乔迁、升学送的贺礼。送出去的要记下,别人送的也要记下,这个账本就是一本“人情账”,村子不大,人情却盛。虽然一年的“份子钱”看上去不多,却影响到生活质量的提升。而在部分贫困地区,“份子钱”已成为脱贫的阻碍。

 

除了“份子钱”“人情债”,还有各种封建迷信、生活习惯、消费心理等等,这其中有一些民风、民俗如“磕头”一般在乡间流传,比如山东女性坐月子“捂被子”、生病长期不好“求大仙”等,即便是现代医疗、城市生活已经渗入乡村当下,如此种种在乡村却仍未消弭。

 

 

△ 山东乡村更多的是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山东乡村更多的是淳朴民风、文明乡风

 

 

也正是基于此,2016年7月山东省和陕西省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省份。山东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又被确认为农村移风易俗试点省份,出方案,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从中我们能够感觉到移风易俗的困难与时代意义。

 

当然,除这些“糟粕”,山东乡村更多的是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以及农事经验、民间智慧、民间神话传说等,这些组成了维系民间情感、和谐关系、农事生产的重要群际纽带。

 

如果问现代国人,谁会背二十四节气歌,或者掰着指头熟练地说出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估计很多人可能说不出。像二十四节气歌、十二生肖都是源于中国的乡土社会,或用来指导农事,或用来丰富精神生活,这些都已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绚丽瑰宝。

 

在乡村仍然有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绚丽瑰宝”等待去发掘和保护。特别是在现代化、城镇化对“三农”的冲击下,大量优秀的农事经验、传统技艺、民间智慧、文化遗产在消失。而这些恰恰是乡村文化得以构建和传承的“骨架”,它们也是让现代人记住乡愁,让农民对乡村有情感,或者发展美食村、艺术村、养生村、休闲村等特色村的文化“内核”所在。

 

 

△ 农事经验、传统技艺、民间智慧

是乡村文化的“骨架”

 

 

共生:城乡融合,山东“特色”

 

城市与乡村存在地域的区别,然而在文化方面,并无优劣之分,甚至乡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本源”。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处理好城乡文化关系,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关键所在。

 

比如,在济南市区,在晚间仍能看到市民“烧纸”祭奠,在面向家乡的方向,点一摞烧纸,遥寄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这种传统的乡村祭祀方式,相信在更多城市仍然存在。而随着环保绿色观念、安全观念认识的增强,类似的乡村民俗、民风正逐渐改变,效果也越来越凸显。

 

周军在其博士论文中有言,“以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为特点的现代化,加快了乡村文化的转型,乡村社会既有传统农耕文化的痕迹,又有现代文化特别是城市文化的特征,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各种思想文化既有融合又有冲突。”

 

 

△ 乡村,并非是文化贫瘠之地,

特别是在山东乡村

 

 

不过,“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笔者不敢苟同,在当代山东,乡村文化仍具备强大生命力,我们之所以没有感受到,也正是因为媒体关注“鸿沟”的差距造成的,乡村没有如城市一般表达的机会。因此,我们在看待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应该始终保持一种平等的姿态去审视。

 

乡村,并非是文化贫瘠之地,特别是在山东乡村,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源于乡村,传承于乡村,只是没有深刻挖掘,或者已经被挖掘但囿于表达的局限、传承的断代,并未被世人知晓、传播。在笔者看来,在文化层面,城乡融合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应该走的路。

 

把城市拥有的优势文化资源,下沉乡村,比如建设数字文化广场、无线网络等新兴文化设施,优秀的电影、戏曲、图书、期刊、科普活动、文艺演出、全民健身活动送到乡村;同时,挖掘乡间故事、农事经验、非遗文化等,通过文学、影视、戏剧、展演的形式,带入城市。

 

我想,或许“城乡融合”,不仅是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还是保证乡村文化现代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乡村文化”内核,而又不断丰富、没有“土味”的关键所在。而这一点,在2018年8月山东出台的《山东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方案》中,已经徐徐铺开。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2005.

2.张丛军.新农耕文化浅议[J]2011.3

3.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建构问题研究[D]2011

 

文 / 拾冷 设计/刘蒙蒙

审校 / 胖虎 编辑 / 寒江客 

图片 / 综合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