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上班?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问过这个问题。
去上班,才能赚钱给你买零食玩具呀。
我也不想上班,但是为了宝宝,再累也愿意啊。
大人都要上班的,所以我必须去啊。
大多数的家长,都会这样回答孩子。工作是为了谋生本没错,但工作却不仅仅是为了谋生。
父母随口的一个回答,有可能是孩子对职业的最初理解。职业启蒙没做好,不仅会对孩子职业观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
既然孩子迟早要面临工作,那我们就要好好帮他认识这件事,郑重地解释‘我们为什么要上班’。
什么样的回答能得满分
有一天,接女儿放学晚了,大部分孩子都被接走了。
刚接上女儿,就看到同班的佳佳欢呼着扑向妈妈,一边抱住一边问:
妈妈为什么你总是要去上班,元妈妈就不用呀?我也想你每天早点来接我。
想起上次幼儿园门口,也有个孩子问妈妈同样的问题,那位妈妈烦躁地对哭闹的孩子说:
妈妈不去上班,你爸赚得那么少,哪有钱给你买这买那?!
尽管理解生活压力下,妈妈焦躁的心情可以理解,可那一刻孩子表情真的很受伤,让人难受。
但佳佳妈妈没有这样说,她回答:
因为妈妈喜欢这份工作,就像你喜欢上幼儿园一样。
元妈妈不是不用上班,她只是在家里工作,我们读过绘本的,工作有好多好多种,大家才会很方便,对不对?
提问题的小人儿抿嘴努力思考了一会儿,点点头。
我瞬间在心里给佳佳妈妈举了个满分牌。
其实你不懂孩子的心
相信绝大多数的职场妈妈,基本上都要经过孩子的这个拷问。
虽然和孩子解释了好多遍,妈妈下班还是会回来的,但他还是在每个工作日的早上哭得让人难受。
其实从只会用哭表达情绪,到用语言,都是孩子在表达不愿意忍受和妈妈这么长时间的分离状态。
重返职场的妈妈,在 4~6 个月的产假后就开始上班。这时宝宝正处于对母亲建立依恋的时期,拒绝与母亲分离是一种本能。
这时候他们看不到的东西,就意味着不存在。看不到妈妈就等于消失了,什么时候回来不清楚,孩子难免焦虑。
等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那是孩子对我们的眷恋,而且他们已经开始在思考着这个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
‘什么是上班?为什么要上班’这个看 起来简单的问 题,是培养孩子看问题角度、将来对待工作态度的重要机会,千万可别弄砸了。
怎样说
孩子才能有更好 的理 解?
与其追求一个完美答案,不如在平时慢慢给孩子渗透其中的道理。
1。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爸爸是买东西的,妈妈是……打电话的。’三岁的欣欣是这样解释爸妈的工作,实际上爸爸是一名企业采购,而妈妈是销售。
HR、销售、行政、售货员、清洁工、电工……这些名词对孩子来说实在抽象,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工作讲出一个场景,让孩子简单理解你的工作内容,这样他们和小伙伴互炫的时候也就说得上来了。
欣欣妈是这样解释的:
如果我们做了好多好多饼干,吃不完,想要卖掉怎么办?
就要找到想吃饼干的那些人对不对?
妈妈就负责找到这些人,把饼干卖给他们。
这样说,欣欣的理解就更加具体,比干巴巴的‘销售’生动很多。
2。 工作是个什么东西?
‘工作是个大怪兽,妈妈经常和它打架,所以回到家总是说累。’小孩子的脑洞总是很可爱,我们当然也能开个脑洞来向孩子解释工作。
说穿了,成人世界里的工作,和孩子在幼儿园里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作品和游戏,道理是一样的。
工作就是妈妈和一些叔叔阿姨一起把一件事情做完。
就像宝宝在幼儿园合作玩蛋糕游戏,涂色游戏,老鹰抓小鸡一样,一定要好好配合,好好学习,也能很有成就感,对不对?
3。 为什么别的妈妈不用工作?
孩子当然会好奇和横向比较。
‘因为他们家有钱,所以人家妈妈可以不上班啊’的说法,真是我见过最差劲的回答了。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
在家里照顾宝宝也是一种工作,妈妈不做这份工作是因为这份工作有爷爷奶奶做了呀。
所以妈妈要去学回来很多的知识、能力,变得更厉害。
有时候
行动比解释更让孩子安心
口头上解释,还满足不了孩子旺盛的好奇心,但对于工作的完全理解,还可以有很多招式。
你可以和孩子模拟工作流程,让他在游戏中,理解团队合作精神;带孩子到工作的地方,直观感受工作氛围;或者在外出的时候,向孩子解释实际工作。
比如,清洁工让环境更整洁,司机能够让人到达要去的地方等等,工作的本质,就是为他人服务和提供便利。
我们这一代,父母没有积极教育的意识,让我们感觉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很累很无奈的样子。所以我们在工作的选择上会有很多妥协,不敢去想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如果我们的孩子可以因为理想和热爱从事一份工作,那不仅能帮他实现社会价值,孩子也会从内心感到快乐。
很多时候,父母的格局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人生。帮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就从认真回答‘你为什么上班’开始吧。
(丁香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