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华的儿子正在对年糕上色。本报记者崔凯月 摄刘秀华的儿子正在对年糕上色。本报记者崔凯月 摄
魏连恒正在垒年糕。本报记者崔凯月 摄魏连恒正在垒年糕。本报记者崔凯月 摄
魏连恒夫妇展示自家做的年糕。本报记者崔凯月 摄魏连恒夫妇展示自家做的年糕。本报记者崔凯月 摄
在李先初家,工人正在制作年糕。本报记者宋祖锋 摄在李先初家,工人正在制作年糕。本报记者宋祖锋 摄
李先初家里做好的吉祥鱼年糕。本报记者宋祖锋 摄李先初家里做好的吉祥鱼年糕。本报记者宋祖锋 摄

  春节将至,滨州市阳信县牛王堂村58岁的魏连恒和他的妻子刘秀华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一排排贴着鲜艳的大红“福”字的年糕给春节添了些许年味。

  年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属于农历春节的应时食品。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吃年糕的讲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会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

  19日上午,刘秀华家,她正在为阳信县河流镇的张先生赶做1.2米高的年糕。女儿要搬新家,张先生特地在刘秀华这里预订年糕庆祝。只见刘秀华小心翼翼地在制作最顶层的桃花上的花蕊,面食软,不好操作,这是最精细的活了。刘秀华将面擀成细条状,然后用特制的笔小心翼翼地放到桃子上,两笔间桃花栩栩如生。丈夫魏连恒则在一旁制作年糕花瓣,只见一小块面剂、一个枣在魏连恒手里两三下就变成了糕瓣。

  1.2米的年糕要用360颗枣,每颗枣都是经过挑选的,大小均匀。另外,每个面剂的重量也都是经过称量的,这就保证了年糕的美感。魏连恒将制作好的糕瓣合成糕层后放到特制的笼屉里。先发酵,醒面一个小时后,再在放入特制的蒸锅里进行蒸糕。

  魏连恒夫妇俩从2004年开始做年糕,做到现在已经15年了。每年进入腊月,都是魏连恒夫妇俩最忙的时候。一个腊月总共用四十几袋三千多斤面、一千多斤枣。

  青岛即墨区移风店镇李家庄村做年糕的习俗则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不少人都转行了,目前仍在坚持这门传统手艺的人寥寥无几。目前,村里只有李先初一家人依然在坚守这门老手艺,从李先初的爷爷开始,目前这门手艺已经传承3代了。

  24日,李先初家中,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做年糕,工人们分工明确,蒸粉、捶打、切块、造型等,现场好不热闹。旁边架子上摆放着已经做好的年糕,元宝造型、鲤鱼造型、福字造型……各种样式的年糕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今年38岁的李先初从17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制作年糕,如今已经坚持20多年了。每年进入腊月后,年糕生产也进入销售旺季,每天凌晨4点钟,李先初和妻子就起床做年糕,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多钟,即使夫妻俩整日加班加点,还是忙不过来。为此,每年到了生产旺季,李先初总会雇用几个帮工,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加工600多斤年糕,销量是平时的好几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凯月 宋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