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山东聚焦“五个振兴”,再创农业发展新辉煌。而在山东工作的外省人士,同样树立起“乡村振兴人人有责”的强烈意识,心系乡村、情倾乡村,汇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能。
眼下,威海市文登区西铺头村休闲农业产业园里的50亩大棚草莓陆续上市,一市斤卖到了百元还供不应求。小村草莓咋这么火?“这里的村民理念很超前,他们懂得寻找科技武器来推动乡村振兴,花大力气来请专家当外援,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带动产业致富。”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理事长张运涛教授说。在他和其他“技术外援”的共同努力下,西铺头村的新品种草莓产量、抗病能力均提高30%,一个草莓大棚产值从不足10万元提高至15万元以上,培育出的新品种在世界草莓大赛获金奖。“政策上有支持,产业同人才、技术结合,致富的路子一定能越走越宽。”张运涛说,目前,已有10多位全国顶尖的草莓专家、牡丹专家、蓝莓专家在西铺头村设立研究项目,成为西铺头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山东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林瑜胜博士是安徽人,常年从事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一年来,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万名科技人员下乡等系列振兴实践如火如荼;沂河源田园综合体等一些通过艺术‘活化’乡村的创新模式正在涌现;淄博、德州、泰安等地利用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加强与大型国有资本合作,倾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性优势的乡村振兴本土案例,乡村振兴的政策成效正渐次呈现。”在他看来,山东正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人才、资源和资本等“活水”,使乡村振兴获得了最关键、最根本的基础支撑和动力保障。
“正因为有乡村振兴战略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快速推进我们的产业发展。”黑土麦田公益项目山东主管、天津人姚懿珊说。在夏津县苏留庄镇侯官屯村,黑土麦田公益项目选派的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创新创业,把这个贫困村变成了一片产业兴旺的土地。
41岁的安徽亳州人黄军,是利津县北宋镇养生天下中草药种植基地董事长,北上600多公里到黄河滩区创业。他告诉记者,项目落户后,镇政府不仅有优惠的土地政策,还帮助解决通水、通电、通路问题,并派驻专人跟踪服务,帮着跑手续、协调与村民关系、抵御洪涝灾害。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流转土地到对外销售一系列流程。“现在,周边很多村负责人与我商谈合作事宜,有的想流转土地,有的想让我们开培训班传授草药种植技术。能够为山东的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我很荣幸!”黄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