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暗渠重见天日引发关注。12月17日,在设计方、施工方进行勘察的同时,又发现了成片老石板路。

  作为世界上独有的冷泉系统,泉水暗渠将进行保护、提升,展示独有的泉城文化。此外,老石板路也将与暗渠一起,纳入文庙南广场的统一设计之中,突出亲水性,提供游客驻足的空间,处理展示好“泉和城、泉和人相生相伴的关系”。

设计师测量泉水暗渠深度。设计师测量泉水暗渠深度。

  老石板路在文庙南侧,由二十几块青石板铺成

  老城区到处都是宝!就在紧靠暗渠东侧,17日,芙蓉街施工人员又挖出了老石板路。这条老石板路不同于之前挖出的一小段,而是规模比较大,连成片。目前挖出来的石板路东西长约四米,南北宽约三米。施工人员正在耐心地刨除青石板上的渣土。

(目前挖出来的石板路东西长约四米,南北宽约三米。)(目前挖出来的石板路东西长约四米,南北宽约三米。)

  记者注意到,这些青石板不同于现在芙蓉街上铺的青石板,不管是纹理还是材质都有较大区别。新挖出的石板比较厚,大约有三十厘米,而且表面比较光滑,无疑是人车频繁行走所致。

  这条石板路位于文庙南墙根,新挖出的泉水暗渠东侧,略低于暗渠上方的青石板。记者注意到,这些青石板有二十几块,大小不一,比文庙的地面要低20厘米。

  “你看,这些青石板有些已经破损,年代肯定很久远了。”因为是老物件,施工人员小心翼翼地修整石板上的废石块,力图原汁原貌地保持青石板的风采。

  青石板挖出后,周围居民都过来看热闹。“这一看就是济南的老青石板路,原汁原味的。”周边老居民称,这里就是之前最早的青石板路路面,后来整修时抬高了路面,将青石板路覆盖在下面。这里应该是老芙蓉街之前的“标高”。

  泉水暗渠“能露则露”,展示独有的泉水文化

  新挖出的泉水暗渠同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12月17日上午10点多,济南明府城管理中心主任朱俊如、副主任王虎,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所长朱磊以及施工单位都来到了泉水暗渠现场。

  在现场,朱俊如弯下腰用手轻轻地划动暗渠内涌动的泉水,兴奋地对媒体和居民介绍,很多泉舀起来就能喝,济南的泉水放在盆里就能洗衣服,舀在锅里就能做饭,泉和城是相生相伴的关系,泉和人也是相生相伴的关系,暗渠设计首先要处理并展示好这种关系。

  “我们的城跟其他城市不一样,我们的泉是生命之泉、生活之泉、文化之泉,是活态的、灵性的、富有生命的,和生活密不可分,冷泉、人居、生态的泉城营生环境是我们的独特优势。济南名士文化跟泉水渊源很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展示好,提升好。”朱俊如说。

  朱俊如介绍,泉水暗渠设计考虑的第二个原则是功能,文庙南广场原则上不允许大车通行,但是考虑到实际需求,到时候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满足通行需求,比如说在边上铺上钢化玻璃或者建个小坡度的拱桥,但是一定要把泉水露出来。

  “能够露出来的就露出来,不要都盖上,既要把泉水露出来,更要展示济南特色的泉水文化,因为不同时代的文化是相连的。济南的味道就是泉水的味道,济南跟德国斯图亚特以及国内的丽江都不一样。”朱俊如说。

  朱磊在现场表示,济南的泉水是绝无仅有的资源,必须用绝无仅有的方法进行呈现。

  暗渠老石板路一体设计,展示古老自然历史形态

  沟通完后,朱磊与助手对新挖出的泉水暗渠进行了现场勘察。朱磊说,实际上他们在对这里进行改造前的走访时,就有老居民提出了这条泉渠以及旁边泉池的存在。他们在最初的设计方案中,就把文庙南广场的水系作为整个广场改造的亮点。

  文庙南广场挖出的覆盖泉水暗渠的青石板有十多块,这些石板厚度在20多厘米,尤其是现在裸露出来的泉水暗渠两侧均有石块垒砌,这样的布置,也让设计师、明府城管理方以及专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一定要展现老济南的历史文化,将这些古老自然的历史形态展示出来。

  经过勘察,朱磊表示,泉水暗渠的发现以及17日下午刚刚挖出的老石板路面,都为此处的改造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条件。他们现在需要考虑芙蓉街、老茶巷以及文庙路面的标高,根据现有标高进行测算,对泉渠、老石板路进行一体化设计。

  朱磊介绍,目前来看,芙蓉街上仅有芙蓉泉所处位置可以为游客提供短暂停留,虽然文庙南广场空间也不大,但比起线性结构的芙蓉街来说,这里属于比较开阔的空间。

  “这里将是周边最适合做亲水的空间,我们设计会重点考虑。”朱磊称,一方面是考虑将现在发现的泉水暗渠进行展示,同时依据老居民的回忆,可以考虑在大家记忆中泉池的位置打造一块亲水区域,“马市街北口位置,也可以跟绿化相结合,打造亲水区域。”

  按照考古发现标准,逐段对泉渠进行清淤

  朱磊在现场曾见到附近的居民通过泉水暗渠流经马市街的区域,打开井盖就地取水,用来洗衣服等等,这也给了他很大的灵感。在他看来,这个区域的亲水平台是最真实、亲民的,不仅仅是住在附近的居民,游客也可以在这里与泉水有进一步的接触。同时,他们也会在广场边角位置借助一些绿化设计,打造一些空间,文庙南广场区域也会提供游客驻足休息的空间。

  17日下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也来到现场,对新发现的水渠和石板路面进行察看。李铭表示,泉渠内有大量的淤泥,他们会尽快派专业人员同施工人员一起,按照考古的标准逐段对泉渠进行清淤,再根据现场情况会同相关部门给出建议。而对于目前发掘出的石板的年代,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据悉,由于老石板路面以及泉渠覆盖石板与周边路面标高存在高差,设计方也在考虑如何解决高差以及雨季排水分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