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首届乡村振兴(山东)高峰论坛在济南举行,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等问题展开研讨,建言献策。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等八项指标居全国第一位,山东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阶段目标,到2022年,山东乡村振兴将取得重大突破,全省30%的村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作了主旨演讲,他指出,推动乡村振兴,应更加注重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着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村庄协调发展的空间形态;进一步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

  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韩俊表示,对于今后发展,建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强化财政、土地、人才等要素的保障,提升农民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山东省副省长于国安介绍了山东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抓在手,持续推进农村“七改”,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创新推进美丽村居建设;把深化改革作为动力支撑,进一步发挥群众力量,真正使党的好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真正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

  各位专家站在新时代背景下,指出当前我国已经由“乡土中国”进入“城乡中国”的发展阶段,解决这些难题,关键要强化制度供给,充分发挥体制机制创新的“乘数效应”,规划带动,制度拉动,政策促动,做到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

  现场特写:

  “潍坊模式”是乡村振兴的样板

  专家认为对欠发达地区有很强启示作用

  30日的乡村振兴(山东)高峰论坛上,受邀嘉宾们就“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展开讨论。农村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的问题,大家讨论得比较多,这切中了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痛点。

  诸城和寿光

  围绕产业做文章

  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田庆盈介绍,诸城模式,着眼于推动农业、农村、农民走向市场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快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寿光模式,着眼于农民增收通过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将传统农业打造成为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目前潍坊没有出现劳动力大量转移,乡村色彩保留比较完整,在一些地区城市已经把农村消灭的背景下,潍坊农村地区留守现象并不严重。你到潍坊,分不清哪里是城市,哪里是农村。”田庆盈说。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立胜说,“潍坊模式”作为山东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板,对欠发达的地区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对落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借鉴价值。

  破除城乡二元束缚

  形成振兴内生动力

  省政府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提出,目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三个关键点,即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市资本下乡、强化农村产业支撑。

  魏后凯表示,“改革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受城乡二元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存在路径依赖以及违法改革的风险。因此要全面深化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和市场,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破除城市资本下乡的障碍。”

  但他也同时提出,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面临着人才短缺、资金短缺、农民增收难的三大难题。如人才短缺上,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农民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不适应乡村振兴的需要,2015年,全国乡村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7.7年。

  目标有两种

  活态村和体面村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则提出,乡村振兴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活态的村,一种是体面的村。活态的乡村有几个特征,即与城市有互动、有独特历史文化、产品独特、有好带头人、农业现代化,简单讲就是农业强,“满地金”。

  “如果有20%的村是活态的就不得了了。所以眼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让20%的村真正活态起来。”刘守英认为,剩下的80%,需要解决现在的“不体面的村”变成“体面的村”,“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如改厕、改灶、改水、改圈等;老人是这些村的重点,要建立老人交流的场所;同时即便是体面的村,也要探索适合的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