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啥时候咬的,高烧几天才发现。”近日,南山侯家庄一七旬老太裴女士被蜱虫叮咬后昏迷,住进了医院,老人女儿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济南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蜱虫咬人后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病可能致死;被咬后出现发热症状,一定及时就医;同时,去野外游玩要注意做好防范。

发热三天住进医院发热三天住进医院

  近日,有市民反映,在南部山区侯家庄村,有人被蜱虫叮咬生命垂危。14日下午,在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记者见到了被叮咬的老人裴女士,她正躺在病床上昏睡。

  “也不知道啥时候咬的,她自己都没有发现。”老人女儿告诉记者,裴女士今年71岁,平时在侯家庄村里务农。“可能是去摘花椒时被咬的,9月2日起开始发热,以为是普通的发烧呢,去村里的卫生所治疗,一直没见好。”

  在发病的第三天后,裴女士病情突然严重,“手脚都不能动了,出现昏迷。”随后其被送到了济南市传染病医院,血液中化验出蜱虫所携带的病毒,确诊为蜱虫病。

  济南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部分蜱虫会带有新型布尼亚病毒,该病毒会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也就是俗称的蜱虫病,该病有可能致人死亡。

  但幸运的是,经过多天的抢救,14日下午,裴女士的状况已经好转。医生表示,再进行几天的观察,裴女士就能出院。

  而在其他案例中,一些市民被蜱虫叮咬后不幸离世。就在今年7月中旬,历城区港沟街道办桃科村70岁的杨女士,被蜱虫叮咬不幸离世。2016年6月,长清区五峰镇65岁的高大爷被蜱虫叮咬后病危,多个脏器衰竭,在济南市传染病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但多天后不幸身亡。

  蜱虫病易被当成“发烧”误诊

  济南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被蜱虫叮咬后发病的概率较小,这是由于只有部分蜱虫携带新型布尼亚病毒,而发病与否也同个人抵抗力有关。但该病病死率高达12%,一旦发病就有可能导致全身多器官衰竭,因此需要市民格外重视。

  蜱虫病学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其早期症状高热、乏力、腰酸等,体温可达39℃以上,这种高热通常持续4—6天,病人常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同发烧的症状类似,该病容易被当成“发烧”治疗而误诊。重症病人会出现咳血、呕血、便血、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据了解,“蜱虫病”发病季节绝大多数在5-11月,5-7月为主要高峰期,9月份为次高峰期。

  相关链接

  去野外做好防护

  济南地区常见的是长角血蜱,多分布于浅山丘陵的草丛中,市民在经过田野、山林等草木茂盛的地方,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皮肤较薄、不易被发现的部位。因叮咬皮肤时没有疼痛感,所以被叮咬者往往觉察不到。蜱虫也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是多种动物体表的寄生虫,因此牛羊犬等动物身上也有可能携带蜱虫。

  专家建议,市民在外出游玩时,应尽量穿长袖、紧口的衣服,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洒驱虫液。去郊外旅游,或者在农田中干活,尽量不要穿凉鞋。同时,不要长时间躺在草地上。从草丛出来后,及时检查身上有没有蜱虫。

  一旦出现被蜱虫叮咬的情况,千万不要用手去拉拽蜱虫,因为蜱虫将头部钻入皮肤内,口器里还有倒刺,硬拔的话容易将头和倒刺留在体内。可以用酒精或烟头刺激,然后用镊子轻轻取下。最好的办法是到医院就诊。

来源:生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