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名校朋友圈”又增一员。

  6月15日,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揭牌仪式在青岛三十七中新校区举行。这是同济大学目前在外地设立的唯一一所附属学校。

青岛37中加挂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校牌。青岛37中加挂同济大学附属青岛礼贤初级中学校牌。

  同济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双一流”大学。此前同济大学已在青岛蓝色硅谷设立研究院,该研究院将重点建设“干细胞研究及生物制药”和“材料科学”两大主攻方向的研发基地及其孵化基地。

盘点发现,选择在青岛建分校或研究院的名校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了。

  盘点发现,选择在青岛建分校或研究院的名校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了。

  来青名校至少30所

  剑桥来了,哈佛也要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岛已签约引进包括清华、北大、复旦、同济、英国剑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央美院、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大学等30所高校。

  先说说跟世界排名最高的名校剑桥大学的合作。2017年2月,英国剑桥大学、山东大学和青岛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共建创新转化学院和国际创新转化实践基地。

剑桥大学剑桥大学

  除了剑桥,哈佛大学很可能也要来。2017年12月,青岛蓝谷管理局局长和即墨区区长会见了哈佛大学Forsyth研究院院长。海洋生物医药是蓝谷重点发展的科技产业,哈佛大学Forsyth研究院在生物医学方面是世界顶尖的科研单位,与蓝谷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双方均表示希望加强交流、开展合作的意愿。

  另外,排名英国前十的兰卡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也有望在青岛设立研究院。今年1月,兰卡斯特大学代表团对外事务总监费尔班克斯先生一行来青访问。青岛市商务局局长与客人进行了工作会谈。

  国内第一所中德合作双元制大学“中德双元工程大学”也落户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该学校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由青岛科技大学与德国耶拿应用科技大学、德国科布伦兹应用科技大学、德国比勒费尔德中型企业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德国锡根大学开展合作,采用理事会指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分别面向初中毕业生实施6年一贯制本科教育、面向高中毕业生实施4年本科教育或者6年一贯制硕士学历教育。

去年一年入驻11所高校

  去年一年入驻11所高校

  山大青岛校区招生第三年

  入驻青岛的高校中,不乏选择青岛作为首次在外办学地的。比如剑桥大学在中国首次以官方名义签署合作备忘录;比如复旦大学青岛研究院是复旦在上海地区之外首个研究型教育园区。

  就在上个月月底,“211”高校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落户青岛即墨区,致力于围绕新材料、军民融合、海洋装备、汽车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孵化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

  光是2017年,就有11所高校签约引入。

  再看现有的引进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十分灵活:有建大学校区的,有成立研究生培养机构的,有建兼具科研和成果转化作用的研究院,有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

  面对不少专家提到引入高校重理工科、少人文社科的质疑,青岛市政府已适时调整引进战略: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合作建立研究院,着力培养社科类管理类人才。

  作为较早引入的省内知名高校,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选址崂山脚下、鳌山湾畔的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地处“蓝色硅谷”核心区,校园分三期建设。一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6个学院被整建制迁到青岛校区,规模达到7000人。山大青岛校区从2016年起开始招生,今年计划招生1100人。

高校争夺战“南深圳,北青岛”

  高校争夺战“南深圳,北青岛”

  2020年青岛高校要超过50所

  青岛本地高校包括原985高校中国海洋大学、原211高校中国石油大学,还有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据统计,2015年全国15座副省级城市,青岛GDP位列第七,有25所高校,高校数量排在第12位。GDP落后于青岛的西安拥有73所高校。

  “大学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流的城市一定要有一流的大学来支撑。青岛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实力应与其经济总量和城市地位相匹配,以支撑城市发展的后劲。”时任青岛市委高校工委书记、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以“不得不做,非做不可”来描述青岛吸纳高校资源的紧迫程度。

  为了补上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短板,除了大力发展本地高校外,青岛的思路是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大学。

  青岛密集引进大学之举是从2011年正式拉开帷幕。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时任青岛市委书记的李群如此解释城市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大学决定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气质和创新能力。当时一些原本高校数量较少的城市抓住高校扩张的机遇,掀起一轮“高校争夺战”,深圳和青岛正是其中佼佼者,时有“南深圳,北青岛”的说法。

  而如今,青岛并没有停止或放缓引进的速度。根据2016年初青岛出台的《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青岛将设立100亿元高等教育发展基金,吸引国内外高等教育机构来青办学。到2020年,新引进高等教育机构20所以上。

  意见严格规定引进高校的条件:国内外知名高校,境内大学原则上应为国家“985”“211”工程大学或国内专业排名前5名的高校,境外大学原则上应为世界一流大学或拥有一流学科。

  到2020年,青岛高等教育机构(含军事院校)总数要增至50所以上,研究生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可以预见,青岛未来还将加大引进高校的步伐。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稀缺资源。在“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当下,青岛这番强势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做法,是不是值得其他城市学习借鉴呢?

  来源:新锐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