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人才是关键。济南作为“三核引领”的核心区,更需要人才引领支撑。去年,济南重磅推出“人才新政30条”,打响了史上力度最大、成效最好的人才争抢战。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济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上,研究审议了人才工作考核细则、文化人才引进计划和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办法三个文件,对各县区和相关市直部门的人才工作加码压担;着眼于“高精尖缺”,向文化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两类专业人才发出济南版“邀请函”。这意味着我市人才引进工作再出新招、持续发力,为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吸引人才的“强磁场”、人才储备的“蓄水池”。

  考核激发动能: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首次纳入考核

  考核就是指挥棒。此次提交审议的《济南市2018年度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旨在激发各方人才工作“动能”。为让全市各县区、部门和用人单位“动起来”,形成人才工作强大合力,细则采取述职评议和满意度测评的方式,首次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纳入考核范围,通过述职把责任压实,督促“一把手”抓好“第一资源”。在对县区的考核中, 既坚持正向激励加分,又实施反向扣分,对全市统一安排部署但没有完成的,予以减分,以此对被考核县区工作作出更为全面综合的评价。此次考核细则的另一亮点是将引入第三方评议,让专业的人才评价机构科学合理地评价人才工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将纳入对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体系,指标分值也比往年适当提高。对考核等次较差的,将由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约谈相关负责人。

  拔高“塔尖”高度:

  不惜重金向“高精尖缺”人才发出“邀请函”

  按照“一行业一队伍,一行业一品牌”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求,市卫计委将大力实施优秀卫生计生人才培养工程,市文广新局将加快实施引进培养扶持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百人行动计划。会上审议的《济南市引进培养扶持文化艺术优秀人才百人行动计划的实施办法》提出,要着力构建金字塔型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结构,要筑牢“塔底”根基,更要拔高“塔尖”高度。要通过建立艺术大师工作室的方式,大力引进“塔尖”的 文艺大家和艺术大师,具体包括利用3至5年时间,聘任10名左右艺术大师、引进20名左右艺术名家、扶持20名左右民间文化优秀人才、培养50名左右文化系统优秀艺术人才。文艺大师工作室采取一人一议的方式,第一年给予100万元资助经费,第二年视成效再给予100—200万元补助资金。

  审议中的《济南市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引进管理暂行办法》着眼于为“健康济南”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重点引进4个类别的高层次人才。具体包括在5年内,全职引进医疗卫生专业杰出人才5人、领军人才10人、紧缺人才20人、特色人才20人。四类人才考核合格后每人每年发放工作生活津贴,分别为30万元、20万元、10万元、10万元,连续发放三年。

  人才新政含金量高

  平台建设各具特色

  济南引才进入史上力度最大时期

  截至目前,我市人才工作已经形成了全市统筹布局,各县区各单位齐头并进、协同发力的良好势头。各类人才新政含金量高、竞争力强,平台建设各具特色,合力聚成了吸引人才的“强磁场”。市委统战部建立了“1+6+N”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体系,打造“新智聚济”品牌。市科协推进中国科协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61家。市科技局加快科技金融大厦和泉城科创交易大平台建设,全市新增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46家。市人社局全面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引进高端外国人才174人,累计引进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425人。市编办调剂500名事业编制建立人才“蓄水池”,实现统筹调度、专项管理、滚动使用。市公安局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人才落户的范围和条件,全年共为4000余人办理了人才引进落户手续,较2016年同期增长4倍。

  历下区深化“趵突”人才强区战略,全区人力资源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高地逐步形成。高新区已成为全市高层次人才汇聚的主阵地,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加快布局,汉峪金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历城区先后出台“黄金10条”及“历城人才集聚计划”,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双招双引深度融合。天桥区出台 “黄金12条”,大力实施“凤栖天桥”高层次人才集聚工程,与中科院、中关村开展战略合作,引进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章丘区在全国县区率先提出建设产权型安居房,120套人才住房即将交付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