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记者从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商事制度改革四年来,全省创业创新活力充分激发,经济发展潜力持续释放,全省市场主体由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前的412.6万户,发展到2017年的806.8万户,居全国第三位,列广东、江苏之后。

  山东省工商局副局长田治颖介绍,2017年,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易注销登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和“双随机、一公开”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深入实施,市场活力、社会创造力不断释放,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市场主体的持续繁荣发展。截止到2017年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06.8万户,居全国第三位,列广东、江苏之后。2013年商事制度改革之前,全省实有市场主体412.6万户,商事制度改革四年来,全省市场主体净增加394.2万户,增长95.5%。

  截止2017年底,全省实有企业225.9万户,同居全国第三位,其中实有私营企业亦突破200万户,为209.7万户,是全省企业快速发展的绝对主力。近年来,企业品牌意识明显增强。2017年全省新增商标申请28.4万件,新核准注册14.1万件,同比增长54.2%和29.5%,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申请量同比增长206.8%。到年底,全省有效注册商标72.3万件,同比增长22.1%,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711件;地理标志商标542件,居全国首位。

  第二产业和新经济企业加快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动力。全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经济,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新登记第二产业企业11.5万户,同比增长23.6%,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

  “四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2017年,新登记“四新”经济企业同比增长37.2%,为经济发展注入崭新活力。新兴现代服务业成为投资热点,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娱乐业新登记企业户数同比增长49.1%、32.9%、32.6%和27.8%。

  去年3月1日,全省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全面实施,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工作在东营、济宁两市展开,一批无效的“僵尸”主体退出市场竞争。2017年,全省注吊销市场主体55.6万户,同比增长7.2%,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37.1%。企业退出节奏明显加快,全年注吊销企业14.1万户,同比增长34.1%,占新登记企业总量的29.0%,提高8.5个百分点。个体工商户是注吊销市场主体的主要部分,注吊销41.2万户,占注吊销市场主体总量的74.2%。

  2017年,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全面建成,全省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框架基本建成,2017年首次实现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和跨部门联合抽查。全省有29万户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有77户企业首次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对3615名失信被执行人予以任职限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