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淡,有人提前“逃离”

  李慧也是老龙山商户,在龙山商业街干了七八年,主要经营女士饰品。跟宋冠红不同,李慧在2017年6月就搬离了龙山商业街。“主要是生意不好做了,客流量越来越小。”

  李慧说,她刚去龙山商业街的时候,想租个铺面得花高价,当时的生意也确实红火。后来受交通和电商的影响,生意越来越淡,一连几天不开张也是常事。

  “树挪死,人挪活。”李慧决定离开。在考察了几处商业街后,李慧选择了鸿浩玺珠宝精品服装街。

  “这里店铺租金价位合适,交通也很便利,顾客来这逛街比去龙山方便多了。”李慧说。搬出龙山商业街后,她的生意也明显好转。

  而王淑芝的“绝版鞋”店在岛城服装圈几乎是无人不知,跟李慧一样,王淑芝也是去年年中就从龙山商业街搬出来了。她的理由更加充分,身体受不了。

  原来,龙山商业街处于半地下,长年湿气重,十多年的经营让王淑芝患上了关节疾病,天气再好只要一进商城关节就难受。“一直想走,但又怕丢了回头客,后来正好合同也到期了,一咬牙就搬出来了。”

  有压力,他们进军“朋友圈”

  易地经营半年多,销售业绩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跟宋冠红一样,十多年的“龙山”生涯让王淑芝也积累了大批忠实拥趸。为了加强联络,她几乎跟每个顾客都加了微信好友,还建了群。只要有新款上市、活动促销的信息,她都会第一时间发到群里。群友平时看到喜欢的款式,把图片发到群里,王淑芝也会想办法去厂家设计。还有些年轻客户不愿出门,王淑芝就和她们线上交易,然后把商品快递过去。

  “新店装修的时候就在群里发信息,朋友圈也一直更新照片,到了开业的时候,一大批回头客来照顾生意,这次搬家,客源几乎是零损失,还吸引了不少新顾客。”王淑芝说。更重要的是,她搬到鸿浩玺珠宝精品服装街这半年多,关节病明显好转,也比之前胖了一些。

  就在个体服装店想方设法抵御服装“寒冬”侵袭时,一些比较活络的店家也开始尝试在网上开店。然而一番尝试后,很多习惯了线下经营的人们发现,线上开店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还得承担越来越高的运营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成了他们触网的利器。

  记者探访发现,在中山商城、台东等实体小店聚集的地方,很多商家都在店内醒目位置挂上微信二维码,扫码加好友后还会有折扣或者小赠品。

  这样的做法确实给很多实体服装店吸引了一部分回头客,还有不少不爱逛街的年轻人,在微信上看到上新款服装后就会直接到店里拿货,或者让老板发快递。同时,通过微信交流,个体服装店老板能了解顾客的需求,进货更有针对性。

  ■思考 实体小店“淘”出一片天

  在如今与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和互联网电商的商业竞争中,各种商业街的实体小店生存尤为艰难。

  “我眼光还算比较时髦,进货的渠道也多,我选的衣服都符合现代都市女性的审美,生意一直还算不错,基本不存在大量压货的情况。”王女士是中山路一家外贸服装店的老板娘。她说尽管如此,自从电商盛行、顾客消费习惯改变后,她也明显感觉到经营压力。为了使店面再创辉煌,她也想了不少招,包括找朋友从国外进品牌服装尾货、建顾客群等,但始终不见太大起色。

  与王老板一样,很多个体小店老板都有同样感受。为了使资金流动起来,不少服装店搭上了换季、节日等快车,以大清仓、低折扣来进行促销,虽然服装出货快,但只能赚个辛苦钱。

  青岛鸿浩玺珠宝精品服装街负责人冯永正向记者坦言,自己从了几十年商,眼下青岛这些大大小小的商业街确实压力很大。但是他也认为,尽管受到综合体和电商的夹击,那些经营有道的商家依然可以活下去,甚至活得很好。

  冯永正认为,实体小店有大商场和电商不具备的优势。首先与电商相比,实体店商品看得见摸得着、老板不会突然消失,商品质量更有保障;与大商场相比,同样的东西,小店价格要便宜得多,随着电商门槛的日益抬高,现在很多实体店的商品价格比网店还要便宜。

  另外,实体小店能满足消费者逛街“淘”东西的心理需求。“大商场全是统一品牌的商品,款式都一样,网上更不用说了,一个爆款几乎所有店都卖。但是这些街头的小店,上什么款式进什么货全凭老板自己判断,顾客在逛的时候随时都能发现一些惊喜。”冯永正说。

  “电商发展也有十多年了,商业综合体也越来越高大上了,但是我的顾客还是会到我这个实体小店来逛逛,因为在这里,顾客不仅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还能收获几十年不变的朋友。”宋冠红说。

来源: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