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团队的一份报告,近日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大争议。从经济学家到卖菜小贩,从外地人到吉林本地人,从老年人到年轻人,从理论界到实业界,都加入了这场浩大的论战之中。
这份名为《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报告(征求意见稿)》,共有30多万字,由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发布,林毅夫教授挂帅。报告称吉林应转变重工业赶超战略思维,在产业发展上既要扬长,也要弥补轻工业的短板。
引发此场争论的,恰恰就是林毅夫报告中提到的吉林应当弥补的短板——轻工业(也叫轻纺工业)。因为,相当一部分不同意见者认为,吉林并不具备发展轻工业的条件,而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落后产业。
经济专家为地方政府提供的研究报告,引起如此大的争议和讨论,比较罕见,甚至可以说没有见过。毕竟,它只是一个局部性、区域性报告,而不是全局性、全国性报告,所涉及也只是一个省、一个区域。就算有争议,也更多的应当局限于所在地区,至多某些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中间。而林毅夫吉林报告引发的争议,显然已经超出了区域、研究机构范畴,而上升为一种范围极广的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备受关注的大讨论。这也可能是林毅夫及其团队,包括吉林省都没有想到的事。
不过,从这些年来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团队为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研究报告、对策建议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这场讨论和争议来得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一方面,说明社会各界对地方转型升级的关注度在提高,对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在进行舆论式的关心和关怀,继而对各个地方可能出台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研究成果等都更加关心和重视,并有可能对这些对策建议、计划办法等提出不同意见;另一方面,说明各方对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研究分析等的行为也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因为,这些年来,各大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包括一些自发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地方提供的各种研究报告、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布局等非常多,很多还是邀请的国外著名机构。不仅如此,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专家等也已经将其作为非常重要的职业,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以此作为创收和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手段。
而从地方政府来说,为了减轻自身的压力,也为了更好地听取专家的意见,也乐意拿出不菲的报酬,邀请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团队等为地方产业转型、结构调整、城市建设与发展等进行专题研究,并依据研究进行决策。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专家团队拿出手研究报告、对策建议等,真正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并不是很多,更多情况下,都是从理论到理论,从套路到套路,顶多换个名称、换个地方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对策、建议、思路等,都是老一套。从这个角度来讲,林毅夫团队的吉林报告,建议吉林弥补轻纺工业短板,倒反而是一种新意。不然,按照同一套模具设计出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报告,不可能是一个可以令地方政府满意并付诸实践的报告。所谓的对策建议,也更可能是一些空话、套话。所以,多数研究报告,地方政府只能作为参考,而无法作为决策的依据,更不能按报告去执行。
事实也是如此,从前些年地方政府邀请专家对城市建设与规划进行专题研究,拿出研究报告、提出意见建议的情况来看,起初,还有点新意,慢慢地,随着需要这方面研究报告的地方多了,报告类同和建议类似的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于是,中国的城市开始越来越“兄弟化”、“姐妹化”,都开始象韩国美女一样“脸谱化”。即便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产业发展规划,大多也出现了类同和类似现象,通过“人脸识别”手段也很难分清地方的产业特色。可见,专家们提供的研究报告是多么的没有价值。
所以,林毅夫吉林报告能够受到如此关注并引发激烈争议,恰恰说明公众对专家团队为地方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成果,已经不太满意,已经伤害到公众对专家的信任,已经对各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专家团队等能否真的拿出好的适合地方实际的研究报告产生怀疑。
我们说,一个专家团队,如果在对地方情况根本不了解,或了解不清的下,就匆匆拿出研究报告、对策建议,是不可能符合地方实际的,也是很难得到认可的。要知道,发展经济,决不是理论上推算和研究就能拿成果来的,而必须经过严密的计划和调查,要对地方发展经济的特点、特色、文化、区位,包括风俗习惯、居民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研究。很显然,包括林毅夫团队在内,对地方的了解是不够的,也是没有做到心里有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拿出的研究报告,也就不可能不引发争议。
有一点必须肯定,林毅夫及其团队能够把研究报告公开听取意见,也是提高研究报告水平和适应性的重要手段。而更多情况下,专家们都十分自信,都没有将研究报告和对策建议等拿出来征求意见,而是与地方政府默契一下,就算完事。所以,林毅夫的吉林报告能够引发争议,绝对是一件好事,也是给地方政府和专家团队等提了一次醒。发展经济也好,城市建设也罢,专家团队拿出的报告只能是参考,而专家团队到底以怎样的心态给地方提供研究报告,也是需要好好分析的事。如果林毅夫及其团队是一个谦虚而务实的团队,一定会从这场争论中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