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们不会知道,餐桌上一顿鲜活的海鲜,要让出海的渔民们付出多大的辛劳。
随着开渔,9月1日,大众网记者登上“鲁威经渔60569“,开始一场为期4天的船上旅程。
开海多日,远遥中心渔港的渔船每天进进出出,像搬家的蚂蚁一样,源源不断地将鱼虾运倒码头。
龙沛德,陕西汉中人,42岁的他早在1995年就来到威海讨生活,现在已经当了十八年的渔船船长了。
于同省,海阳人,今年60岁,是船上年龄最大的船员,这艘船上总共6人,平均年龄是45岁,打鱼这一行业的三十岁以下的已经越来越少。
渔船靠岸后,老板在岸上向船长、大副了解这次出海捕鱼的情况。船员们把船上的鱼卸完后,抓紧采购油、粮、肉、米、面、菜,等生活用品。一位船员正准备把两大桶水搬到船上。
渔船出海不久,大家开始吃饭,一会好准备下网打鱼。
在海上通过探鱼器找到鱼群后,船长通过对讲机通知二船船长准备下网。一网撒下去,一对船要拖着渔网行驶三四个小时后才收网。网包被船上的吊杆拉出水面。
倒出来的于铺满了半侧的夹板,船员们预计这一网能有五千多斤沉。鱼被打上后,为了保证渔获的新鲜,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分拣、冷藏。五千多斤鱼终于在日出时,分装进了200个鱼框里,铺满了渔船的整个前甲板。
这种近海的渔船不具备制冷功能,只能用提前准备的冰块对于进行保鲜。
渔船到港后,船主直接将鱼装到鱼贩子的的箱货车上。两三个小时后装卸完成,渔船再次出海,在天气允许海上作业的情况下,他们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劳作着。
老于的离开让船老板非常被动,原本六个人的搭配刚好适应打鱼的需要,老于离开后,船主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者,否则势必影响捕鱼的进度。
1、工作非常辛苦。船员是否休息,得看跟着撒网的情况来,在海上的风浪与机器声中入睡,一次不会超过三四个小时。
2、渔业资源已经少多了。这一次出海,撒下第一网时,只拉下来两箱鱼,加起来不过100斤,四天出海,撒了15网,一共捞上来800箱鱼,合计3万多斤。船长告诉记者,十多年前只撒五六网就可以装满。虽然今年休渔期延长了一个月,但并没有感觉出鱼多了多少。
3、出海打渔的,船员难招,而且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了。这次出海的船员,平均年龄已达45岁。过去,一艘船上,固定岗位有8-9个,因为近几年渔业资源不理想,船主压缩人力,每条船上凑齐6个人就可以开船。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