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5月5日讯(记者 李怡静 张煜晴)18岁来到这儿就再也没离开过“虽然灯不会说话,但是知道我是怎么爱护它的,怎么保护它的。”60岁的王炳交一边擦拭着眼前的百年的水晶灯,一边喃喃自语,这样的生活平静地填满了他近半个世纪的人生。 

  1976年,18岁的王炳交来到青岛当兵,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座灯塔。团岛灯塔始建于1899年, 位于青岛市区最西端,每当夜幕降临,灯塔就会发出光亮,为过往船只导航。光阴如梭,如今,有现代化的及GPS等导航技术,古老的灯塔更像一座怀旧的地标。

  刚来这里时,王炳交也没想太多,“那时灯塔也很破旧,每天就想着怎么打扫干净,每一个老部件坏了怎么检修。那个年头很艰苦,一个月赚几块钱,所以总是想着少花钱把灯塔修好。”于是这15.4米高的灯塔里每一个按钮、每一颗螺丝、每一条电线,王炳交都要细细检查,妥善维修。 这么多年,他家中的一个小储藏间里已然密密麻麻堆了很多线路,他也成了半个专业电工。

  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着灯塔发光”

  41年过去了,对王炳交而言弹指一挥间,他觉得每天的生活都没有变化,每一个来灯塔的人都会感慨这里的窗明几净——就连塔里的楼梯都没有一丝灰尘,楼梯的铜把手锃亮,顺着楼梯爬到 15.4米高的灯塔上,王炳交第一个动作永远是顺手拿出干抹布擦拭水晶灯外罩,虽然灯罩已经干净到晃眼,白抹布也整洁得像毛巾。每次擦灯的时候,他的眼神都像跟这盏灯在说话,“当年也曾有段时间有要求换了这盏灯,但我极力反对,全力保住了它,你看现在它成为了国家重点文物遗产。”他说这句话时,眼里闪烁着光亮,像个骄傲的孩子。

  这近半个世纪来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王炳交不假思索地说:“看着它一直好好的,每天晚上都正常发光。”他说灯塔时的口气似乎是对着一个老朋友的叮咛。年轻的时候,他守候着这座灯塔 和眼前的大海,灯塔最繁荣的时候有7个人驻守,如今只剩下2个人,“当年,最难的时候经济窘迫,环境也艰苦,很寂寞。后来就慢慢开始写诗,打发寂寞,写了好几本诗集。也开始做发明,比如灯塔里的灯泡,就是我们自己发明的。”边说,王炳交边给我们做示范,这座水晶灯里的灯泡采用双灯泡,一个主灯泡万一坏掉了,立马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备用的,啪啪,也就一秒钟的间隔。王炳交从这样的生活中找到乐趣,便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儿。

  把家也搬到灯塔下,屋顶开满了天窗

  后来,他索性把家搬到了灯塔下,“这样每天都可以看着它,心里更踏实。”王炳交的家是矮矮的平房,里面却布置得相当温馨。小家简陋,这些年添置最多的是各种奖章、荣誉证书 和合影照片,这其中,最让他骄傲的身份是军人和全国五一劳动模范。

  王炳交对灯塔的一切如数家珍,而他家中的一切也都有灯塔的影子,比如天窗。

  一个小家,冲着灯塔的方向开了近十扇窗户,头顶上还有天窗。在最显眼的一扇天窗下,正对着王炳交家的饭桌,紧挨着饭桌是他的床,“在这个位置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天窗。只要半夜醒来, 看到天窗外有亮光,心里就踏实。”这些年,无数个夜晚,对于王炳交来说最好的安眠药就是这束黑夜里的亮光。

  60岁后他又被“返聘”守塔

  除了家,王炳交还在灯塔原址的院子里建起了灯塔博物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年这里拆换的每个零件我都会留下来。”团岛灯塔周边的一切,哪怕是一个小螺丝他都不舍得扔掉,除了这些,王炳交还收集各种各样灯塔里的灯盏。

  2017年,王炳交正好60岁,也到了退休的年纪。他说他最开心的事是不久前拿到了灯塔返聘合同,从此可以继续和灯塔朝夕相处。眼下,王炳交的儿子也“子承父业”陪父亲一起守塔。

  记者手记:采访离开灯塔时,青岛雨雾蒙蒙的天气渐渐放晴。这世上有种坚守让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岁月在王炳交的生活中留下的温度就是一份“老人与海”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