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弘扬工匠精神,展现新时期齐鲁大地产业工人的新风貌,山东省总工会集中开展了“齐鲁工匠”选树工作。现在首届“齐鲁工匠”名单已经揭晓,他们高超精湛的技艺和敢为人先、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为提升山东制造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人把工匠精神,归纳为,对于技艺专业严谨、精益求精,但抛开技艺,工匠身上还有一种旁人难以看到的气质,那就是对传承的敬重,对创新的渴求。
在机械加工领域,金属冷冲压成型工艺是一门力与美完美结合的极致艺术。眼前这台压力高达一千六百吨的液压冲压机,携泰山压顶之势,一开一合间,带动自重十几吨的碳钢模具工作。眨眼间面积超过两平方米的钢板,就被压制成复杂精美的汽车零件。最大加工误差不超过0.8毫米。这就好比是用400头成年大象的力量,驱动一支0.7毫米的自动铅笔作画,而不出现任何偏差。靠什么让洪荒之力如此顺服?答案是,靠模具的精度。在国内,国家模具工业协会评选的精模奖,是这个行业的最高荣誉。小鸭精工机械公司的工匠赵炳晓,是汽车冷冲压模具制作的绝顶高手。精模奖,他已经拿过三次。
赵炳晓说,手艺是一步步去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你做的多了,你的经验各方面都会达到一定的高度。有勇气和决心去解决一些疑难杂症吧!
把一张钢皮做成圆形不是什么难事,但怎样才能让这个钢圈变的更圆,这就是一门学问了。要是汽车的车轮不够圆,可想而知,对汽车的舒适性和寿命都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国标对钢质汽车轮毂的圆度有明确要求,整个圆周的跳动不能大于0.8毫米。赵炳晓手中的这只轮毂,整个测量下来,所有跳动都被控制在0.2毫米之内,加工精度是国家标准的四倍。如此惊艳的成绩,就在于眼前这套同样惊艳的模具,赵炳晓亲手装配的小线轮辋扩张模架。这也是赵炳晓赢得精模奖的作品之一。
赵炳晓介绍,我们这个小线轮辋扩张模做的,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说实话现在做的,赶上国际吧!和国际水平基本上持平吧!
轮辋扩张模架,是汽车模具中要求最高的一种,堪称汽车模具届皇冠上的明珠。这种模具结构虽然复杂,但工作原理并不神秘。十块这种英文字母L形的钢块在模具上排成一个圆圈。工作时,液压机用两三百吨的力量推动所有钢块向外移动、挤压轮圈。最终效果是,钢块的外周有多圆,轮圈的成品就有多圆。这种模具要求极致的精密,上百个零件的装配误差要求控制在0.02毫米以内。凭借多年的功力,赵炳晓单凭用手摸,就能实现这个精度。然而要让模具的精度发生质的提高,单靠装配精度是远远不够的。
扩张模架工作的过程中,那些L形的钢块是在模具底座上来回移动的。移动,就会有磨损,磨损就会有误差。按照扩张模架的经典设计,L形钢块用的是好钢,硬度要比底座高的多。一年之内底座就会出现划痕,再高的装配精度也会失去意义。这是扩张模架经典设计的命门。解决办法是在底座上挖坑,填上一个足够坚硬的耐磨盘,代替底座同钢块接触。材料通常是淬火的钢材。
耐磨盘理想的厚度,是和底座上事先挖好的坑的深度相同。还是那个标准,工差0.02毫米以内。0.1毫米的误差,是装配要求的五倍,这必然无法接受。于是,世界各大厂商的设计师们在寻找新材料、寻找新的热处理技术、改变耐磨盘的几何形状等诸多方案之间兜兜转转,茫然无所收获。然而赵炳晓,这名身在一线的装配工人,却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案,一举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赵炳晓介绍,就是把这个耐磨盘,固定在这个底座上。他俩就成了一个整体,在用加工中心进行一次性加工,就消除了加工的误差。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厚积薄发。赵炳晓用几个固定螺丝,解决了行业性的技术难题,用一线工匠特有的思路,解决了工业设计师们实验室中的苦恼。电光石火间的灵感迸发,犹如绝顶的武林高手,仿佛不经意间的一击,便打破了对手看似无解的剑阵。
赵炳晓说,别家的扩张模架一般一年就磨损了,我们的,五年都没事,可以加工三十万件以上,你尽管用就行。
赵炳晓创新能力令人惊叹,他三获精模奖手握四项技术专利,早已成为业内第一人。可在汽车模具这个行当里,赵炳晓只能算半路出家。全亚洲第一条滚筒洗衣机生产线,1985年由小鸭集团从意大利引进中国。赵炳晓1998年进入小鸭,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随师父一起,对这条生产使用的模具进行改造。
赵炳晓说,在意大利的模具的基础上,把它改型成超薄的箱体模具。在改型的过程中,了解到人家的技术水平到底达到一个什么层次。对自己触动很大,暗下决心将来自己做模具一定要和意大利的一样好。
那是小鸭小鸭顶呱呱的广告响彻大江南北的时代。企业的辉煌,让赵炳晓有机会接触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然而,就在赵炳晓准备在洗衣机模具行业大展拳脚的时候,企业却陷入了困境。洗衣机业务剥离,让他迷茫。
赵炳晓没有忘记,是师傅教给了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小鸭“以人品打造精品”的企业理念带给他人生的突破。正是这份传承,2004年,小鸭精工公司决定上马汽车模具项目时,赵炳晓义无反顾地留下,和公司一起二次创业。但现实却是,入行之初,赵炳晓制作的模具却时常被客户们批的体无完肤。
十三年过去,赵炳晓早已和企业一起浴火重生。在现代工业中,正是由一代代工匠的坚守与传承,铸就了一个个品牌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