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起床工作没动力,晚上回家不想做家务!

  生活好无聊,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别诅咒自己,告诉你抑郁症是个非常、非常、非常严肃的事情。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一起来聊聊抑郁症”。记者从今天举办的山东省暨济南市世界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上获悉,山东18岁以上成人抑郁障碍患病率为4.53%,抑郁症已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你没看错,是第二大死因,简直就是青少年“杀手”。为什么患有抑郁症愈来愈多?

  听专家来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加大,精神卫生方面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多,抑郁障碍则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2015年山东第四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18岁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6%,其中抑郁障碍患病率为4.53%。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20%左右,而抑郁症在疾病负担谱中站第二位。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目前已成为15-29岁人群的第二大死因。 

  然而,与抑郁症多发不相配的是,目前社会还存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未建立,服务和管理能力滞后等问题,抑郁症患者尚不能完全得到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治疗。此外,公众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认知率偏低,讳疾忌医多,科学就真少,社会偏见和歧视广泛存在等也让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带来负面影响。

  省卫计委副主任仇冰玉介绍,近年来,山东从健全服务体系、搭建心理关爱服务平台、拓展心理健康服务领域、开展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建立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015年,在枣庄建立了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2016年,下发《山东省心理健康服务与精神障碍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方案》,并在烟台、潍坊、聊城率先启动省级试点工作,探索实施了精神类疾病分级诊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等机制平台建设。据悉,今年我省还将出台山东省心理健康服务指导意见,力争在全省普及心理健康服务,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培育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

  相关链接:

  青少年、围产期妇女、老年人,这三类人群最易被抑郁症“盯上” 

  学霸为啥没信心了? 

  还有几个月就要中高考了,眼下正是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们复习备考的关键阶段,但也正是中学生抑郁障碍的高发期。

  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二病区主任胡蕾告诉记者,最近门诊上常碰到初三、高三的学生,往往表现为厌学、学习成绩下降,过度的依赖网络等。他们中有的是平时学习能跟得上,但突然感到力不从心,不愿再去学校。有的是同学眼中的“学霸”,却自我评价很低,认为自己无法考上理想的学校。

  “诱发青少年抑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胡蕾表示,有的是个人原因,比如制定了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能考上普通高中的一定要上重点高中,勉强够二本线的却把北大清华当成奋斗目标,无形中给自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是家庭原因,比如父母正在闹离婚,家庭关系紧张等,都是孩子抑郁障碍的诱因。

  一种名为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的抑郁表现需要格外引起家长和老师的重视。专家介绍,这种障碍通俗来说就是爱发脾气。与成年人抑郁症常见的闷闷不乐的表现不同,青少年抑郁常有严重的、反复的发脾气的表现。这种症状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视作叛逆,遭到无视甚至训斥,往往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专家介绍,在精神卫生领域,青少年、育龄妇女以及60岁以上老年人三类群体因其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被视为心理精神问题的高危人群。

  二胎妈妈为啥不愿哺乳了? 

  由于激素波动、家庭架构变化带来的改变,抑郁症常发生在围产期妇女身上,我们常说的产后抑郁就属于围产期抑郁的一部分。患抑郁症的孕产妇往往表现为冷漠、认为自己无法带好孩子、拒绝哺乳等,严重者甚至会自伤自杀。

  尤其是随着两孩政策的放开,很多心理、精神科医生发现,较之一孩妈妈,生育二孩的妈妈患抑郁症的比例似乎更高了。“一方面,二孩妈妈要像一孩妈妈一样应对新生命降临带来的繁重工作,应对家庭中婆媳、夫妻关系可能出现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要照顾第一个孩子,安抚他们的情绪,需要面对的压力更大。”齐鲁医院心理科主任毛雪琴分析。在一些重男轻女思想较重的家庭,二孩妈妈可能面临更加严重的性别压力,她们也更易出现抑郁障碍。

  老年人为啥头疼胃疼却查不出原因? 

  对于老年人来说,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老年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太典型,比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语言活动减少等,一些老人认为这些是衰老后的自然现象,不加重视。“有一些老人的抑郁表现为躯体上的症状,比如头疼、胃疼、肢体疼,他们往往去综合医院的神经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就诊,却始终查不出问题。”省立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焦志安表示,90%的抑郁症患者都有躯体症状,80%的抑郁症患者首诊都是去了综合医院的非心理精神门诊。

  对于空巢老人来说,由于缺少子女关注、关心,本就容易出现抑郁障碍,患上抑郁症后也不容易被察觉,也是自杀自伤行为出现的高发人群。

  对此,专家建议,一方面家人、亲友要对有抑郁症患者、有抑郁倾向以及高危人群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如性格改变、交代后事等抑郁症苗头,对于已经影响正常生活的要及时就医,必要时药物干预;从个人角度来说,最好能培养在日常工作学习之外的个人爱好,如运动、绘画、饲养宠物等,这对于分散压力,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有很大帮助。

  来源: 新锐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