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第24条”

  “保护债权人利益,却忽视夫妻另一方”

  姜欢从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24条受害者”存在,在2011年8月第一次收到法院传票时,她根本没听说过这“第24条婚规”。“为什么就让我摊上了这种事?”2月28日,在止不住的泪水中,姜欢不禁发问。

  直到进入一个叫做“24条公益群”的微信群,姜欢才发现,原来她并不是孤身一人。在她们的山东分群里,济南的受害者至少有16例,山东有65例,她们上属的全国群里有654人。而这只是姜欢所在的群组,据说类似的“24条受害者”QQ群、微信群等数不过来,单群人数最多的早已过千。

  姜欢、李杜、宁静、张西……她们都是上述16个济南受害者的其中之一。“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把托尔斯泰的名句反过来说,正是李杜所描述的所有群成员的遭际——无论是经历了8次、3次还是2次的判决,她们的判决书都最终定格在同样的一行字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24条公益群”曾统计过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24条”判夫妻共同承担债务的案件:2014年、2015年分别超过7万件,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16年适用“24条”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案件更是猛增至12万余件,其中有至少1.5万件的被告声称,自己是“被负债”、对原配偶的举债并不知情。

  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她们或因为原配偶的挥霍、或因为原配偶高息借贷后“跑路”,陷入“24条”而被动负债,官司缠身,工资账户被冻结,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负债动辄数百万甚至千万元不等。

  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第24条婚规”自2004年实施,原是为了打击夫妻合谋以离婚为手段,将共同财产分配给一方,将债务分给另一方,借以逃避债务的现象,但近年来另外的漏洞却逐渐显现,招致各方批评——法条很好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却忽视了夫妻另一方的利益,尤其离婚一方的权益没人保护。

  拒绝向命运投降

  “日寄120多封信,是毁灭前最卑微的表达”

  之所以说张西是上述不幸者中的幸运儿,除了有现任老公分担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她还有钱去上诉。她的现任老公不仅在上诉费用上给予了分担,甚至一度停止手头的工作,为她的官司到处奔走。

  涉及张西的欠债官司共有3起,涉案金额184万。在第一次败诉后,张西选择了上诉,法院驳回维持原判。她又申请再审,又被法院以“24条”驳回。现在张西心里没了底,如果再选择向检察院抗诉,要是失败那即意味着所有的路都彻底堵死了。她的现任老公仍在支持她,他甚至在家研究起了法律,他们拒绝向命运投降。

  相对应的,被失败婚姻牵连得体无完肤的姜欢看似已无力挣扎。涉及她的6个“共债共偿”官司全部败诉之后,她没钱上诉,但又不甘心。后来只能选择对其中数额最大的一起上诉,一审判决的110多万元,上诉后改为了88万多元。

  宁静也曾经抗争过,涉案200万的那起欠债官司她上诉了,但二审也败诉。另一起涉案475万的案子在曲阜开庭,她也没钱上诉了。李杜也是,涉及她的3个案子,一个直接追加执行,一个她上诉了,第3个至今一审未判,但因为第1个案子被直接执行,导致她选择上诉的第2个案子也没了上诉费。

  根据对群里进入执行阶段的受害者调查显示,她们的翻案率只有可怜的1.8%。个人的抗争收效甚微,她们转而诉之于“24条公益群”的集体力量。2016年10月以来,姜欢她们所在群的群友们开始写信——给人大代表写信,给法院院长写信,给检察院检察长写信,呼吁修改甚至废除“24条”,实行“共债共签”。据其他媒体报道,这其中最为执着的甚至两年内寄出1000多封信,最多的一天寄出过120多封。

  “这是人在被毁灭时最卑微的表达,虽然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但至少表示个体没有投降。”有“24条受害者”如此说。

  2月22日,当对“第24条婚规”的质疑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1+ 1》,在白岩松铿锵有力的解说中,张西抱住现任老公痛哭不止,白岩松说的什么已经不重要了,“离婚了,还要替对方还债?”的大标题已经够了,那正是她们所有人这么多年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