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集体躁动
山东17市有16市规划机场
泰安要建机场了,滨州要建机场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日前公布,“山东17城市将有16市建机场”的消息不胫而走,全省各地建设机场的激情,一下子点燃了当地的网络论坛。
目前,全省17城市中,已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济宁、东营、潍坊、临沂、日照等9个机场,超过一半比例。根据《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4-2030年)》,我省提出到2030年形成“三干十三支”的机场规划,以济南、青岛、烟台3个干线机场综合枢纽,其余地市除莱芜外,都将建设机场。
地方政府热衷机场建设早已不是新鲜事,这股风潮已经从二三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蔓延。这股风潮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是事关城市地位和“脸面”,不论主政者还是普通民众,都有争取的意愿;二是地方招商引资压力大,有机场能直航则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虽然建机场需要巨大投入,但一方面可拉动地方GDP增长,另一方面能用招商引资的成果来填补这块,即所谓“堤内损失堤外补”。
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国内一些中小城市机场运营压力都比较大,由于培育阶段客源不足,当地政府往往要对航线“输血”,每年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补,一些旅游城市还好一些,有些城市的航班每天就那么几趟,飞就赔钱,很多地方政府对此是“打掉牙和血吞”。
不过就目前情况看,中小城市机场的命运却难言“幸福”。江苏13个市有9个城市建有机场,可是除了南京禄口机场和无锡硕放机场,其余机场多数亏损,客源少航线少,给当地带来的效益非常有限。
江苏经济最发达、全国GDP排行前十的城市苏州,却是个没有机场的城市,这与江苏省内其他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距离上海这个全球航空中心只有100公里,借助苏州上海间发达的城际轨道交通,苏州得以坐享上海两大机场每年上亿吞吐量的“旅客红利”。
B 冷静思考
机场不宜在一个区域密集建设
几乎与民航“十三五”规划公布的同时,来自济南的一条消息同样值得玩味。全长115.8公里的济南至莱芜城际铁路将于今年开工建设,自济南东客站引出,途中设6站,设计行车时速为250公里。除了济莱城际铁路,济泰城铁、济聊城铁等项目也在推进之中。这些项目建成后,从济南到周边城市完全可以实现半小时通达,这完全就是“同城”节奏。
我国机场建设中最需考虑的一个因素:高铁和城铁。相比飞机,高铁和城铁在300500公里范围内的运输优势已经得到公认。中国民航大学机场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志强认为,在机场建设布局上要充分和国家高铁网布局与建设进度协调,高铁经过的地区,新建机场要非常慎重,重点应放在建成多种交通方式汇合的综合枢纽建设上。
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在接受济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专业角度看,机场建设要考虑所在地的适应性和覆盖范围。比如美国就是一个高度依赖航空运输的国家,本身没有像我国这么发达的高铁和公路运输,所以美国的机场遍地开
花,很小的城镇有机场并不稀奇。再比如我国的云南,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修建铁路不便,所以云南的机场较多。这两个例子说明机场建设要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而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平原地貌加上发达的高铁网络和公路运输,只需要几个枢纽机场就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密集修建机场。
记者注意到,民航总局虽然在“十三五”期间将抛出上百亿的机场建设“大礼包”,但总体思路还是做强做大一、二线城市机场,改扩建现有机场,真正新建机场还是相对谨慎。比如山东,“十三五”期间济南、威海、临沂、东营四地机场为改扩建,青岛、潍坊、济宁则是迁建,真正新建的只有菏泽和枣庄两市,聊城则处于前期论证阶段。
C 济南都市圈
济南机场完全能够承载起“圈客流”
全省17城市中目前已有的9个机场中,大部分位于半岛地区,作为全省“两圈四区”中的重要“一圈”,济南都市圈只有一个济南国际机场。这是否意味着济南都市圈机场数量少了些?
“济南机场完全可以承载济南都市圈的民航运输需求。”张汝华说,济南都市圈的覆盖半径只有100-200公里,从民航机场普遍规律上看,300-500公里内有一个机场完全够用了,机场没有必要建得太散、太密,那样的话不但无益于客源培育,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形成“多输”的局面。当然,也不是说周边城市不能建机场,像具备救援、应急等功能的通用航空机场就可以建。从济南机场自身角度讲,要尽可能做强做大,为济南及周边城市培育更多优质客源,这样才能承担起济南都市圈航空枢纽的重任。
张汝华表示,在修建机场这件事上,各地政府的投资意愿可以理解,但千万不要盲目跟风,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比如实际客源、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消费竞争能力等。特别地,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飞机毕竟是高能耗的交通工具,乘坐群体也相对高端,如果没有充足客源的拉动,只靠政府背后输血支撑,那么在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角度就是一种巨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