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山东人二孩生育意愿高涨,去年全省出生二孩112万人,位居全国前列。不过,百万二孩带来的不仅是新生命降临的喜悦,生育高峰引发的妇幼医疗资源供应紧张,高龄产妇增多带来的出生缺陷以及人为选择性别导致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记者从22日召开的山东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山东将破解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新问题作为今年卫生计生的重点工作。2017年,山东将通过增加床位数量、医护配比,实施全省免费产前筛查,加大“两非”打击力度等措施,确保全面两孩政策的顺利实施。

  以标准化规范化破解

  “去哪儿生”困扰

  2016年山东出生人口177万,增幅达43%,据预测今后几年,山东年均出生人口也在160万人左右。

  “山东妇幼床位总体是不太缺少的,只是优质资源不足,省市一级医疗机构的妇幼床位偏少,呈现结构性短缺的状态。”省卫计委妇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对优质分娩服务需求,在满足“生得下”的基础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追求生得健康,生得舒适,追求家庭产房、无痛分娩等个性化、多元化的生产体验,传统的妇幼医疗资源供给已经难以满足。

  这正是未来山东改善妇幼医疗资源结构布局要化解的问题。省卫计委主任袭燕介绍,今年山东将继续调整扩增优质的产科、儿科等妇幼医疗资源,通过开展新一轮机构等级评审,全面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妇幼机构实力水平,增加优质资源供给。力争全年新扩建妇幼保健服务机构18家、新增床位2300张,增加产科、儿科和新生儿科医护人员1200人。

  免费产前筛查项目实施细节

  正进行跨部门会商

  山东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生育意愿最强烈的莫过于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妈——再不生就没机会了,要抓紧时间赶搭二孩“末班车”。数据显示,山东全面两孩目标人群中,35岁以上的育龄妇女超过70%。随着高龄孕产的增多,其中隐藏的生育风险也在增加。

  去年,山东监测单位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现率为106.3/万,较2015年上升4.01%。专家介绍,35岁以上妇女生育缺陷患儿几率较35岁以下妇女高出20%左右。许多产科医生表示,临床上能明显感觉到胎死宫内、新生儿鼻骨缺失、先天性鱼鳞病等出生缺陷问题的增加。

  在去年全省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168个、新生儿救治中心159个的基础上,今年,山东将建设完善涵盖城乡居民,覆盖孕前、孕期和新生儿时期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并将启动全省免费产前筛查项目。

  产前筛查能够从孕妇中发现怀有某些先天缺陷儿的高危孕妇,便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大限度地减少异常胎儿的出生率。产前筛查项目种类繁多,目前常见的有血清血筛查、无创DNA、超声影像检查等,价格差异也较大,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山东免费产前筛查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细节目前正在进行跨部门会商。

  严打“两非”

  向人为选择性别说不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落地,再生育婴儿性别比偏高问题初露端倪:去年,山东二孩出生性别比为110.9,多孩则高达201.2,说明人为选择胎儿性别在生育二孩、多孩中仍十分突出。按去年全省112.6的出生性别比测算,去年,全省出生男孩比女孩多出10.49万,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新出生男孩将比女孩多出48万左右。

  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多地方出现的光棍村、娶妻难等问题正是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折射——经济落后地区适龄女性数量严重不足,男性成为婚姻挤压的受害者。

  今年,山东将把二孩、多孩作为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的重点,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修订《山东省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规定》,完成国家下达的性别比下降任务。通过密切跟踪孕情,加大打击“两非”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