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面”,临沂“汤”,双绝并落牡丹城
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无论脚步走多远,故乡的味道依然熟悉,只要开灶生火,另一头必然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节后的菏泽街头,宛如天南地北异乡客的缩影-河南烩面、临沂糁汤、安徽皖南小挑馄饨、沙县小吃、兰州拉面……一个个外地名吃,如雨后春笋般重新开张营业,被美食惯坏的食客,难抵假期几日不见的想念,在朝阳初升的清晨或饥肠辘辘的下班时分,扎进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店,享受着唇齿间的休闲时光。
令每一位食客心醉的,不仅仅是外乡人带来的舌尖上的美食,更动人的还是美食背后的故事,他们有的拖家带口、两地奔波,有的在菏泽扎根、入乡随俗。无论生活几经波折,他们从未放弃美食,就如同不会忘记故乡的味道一样。
今天,我们讲述菏泽街头常见的两种小吃-河南许昌烩面、山东临沂糁汤。所述故事的主人公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生活轨迹,却有着类似的身份:都是“菏泽女婿”。
“得劲”“过瘾”的许昌烩面
谈起面条,相比其他省份,河南人无疑拥有较重的话语权,尤其是烩面,不仅能烹制出汤鲜、肉香、面滑的美味佳肴,更能煮出当地人淳朴厚道、热情宽容的性格。
一海碗烩面下肚,饥寒顿消,吃下去的是美味,品出来的是淳厚的风土人情。
来自河南许昌的周建红是典型的河南汉子,近二十年天南地北的打拼没有磨去他淳朴厚道的性格。没有商人的精打细算,“味美”、“实惠”的口碑,为他位于市华英路的小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食客。
十指翻飞,“扯”出劲道十足
“做面的学问可不少,看似简单的一碗烩面不到两分钟就被端到餐桌上,其背后却有很复杂的工序,单单是面,就有醒面、擀面、刷油、扯面……好几个步骤。”昨日,说起做面,原本不善言谈的周建红似乎话多了不少。
跟着周建红的脚步走进狭窄的后厨,油光的铁盘子上摆放着整齐白嫩嫩的面块,这些看似再平常不过的面团可以让周建红忙活一大早,和面、揉面、打鸡蛋、醒面、切块,按照80多碗的份量来制,着实费了不少功夫。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面全部是周建红从老家许昌拉来的。
周建红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烩面讲究汤鲜、肉香、面滑,为了让面入口筋道,增强口感,揉面的时候十分吃劲。“揉面是个力气活,这80多碗面反复揉上六七遍,早就腰腿酸痛了,不然怎么大厨多是男性呢?”周建红开起了玩笑。
如果前几步凭借的还是经验老道,那么,接下来的面块扯成条、有序下锅,则是关键性技术环节了。只见周建红那粗糙双手,轻盈地黏起一块巴掌大小的面块,双臂张开悠然上下舞动,手腕也跟着低频率抖动,一拉、二摔、三扯、四撕,长长的面片在怀里翻飞起舞,令人眼花缭乱。眨眼间,巴掌大的面块便成了宽如指、薄如纸、丈余长的面片儿。放下一片,周建红又继续开始拉扯:“大碗实惠是烩面的特色,缺斤少两、打小算盘俺做不来。客人爱吃,俺多扯几片就是了。”
羊汤做底秘料为方,熬出个“过瘾”劲
“扯面讲究技巧,面汤才有诀窍呢!”周建红一边掀开大锅,一边神秘地说,“看,这是啥?作为菏泽人,应该不难猜吧?就是羊汤。”
周建红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正宗滋补羊肉烩面的确是以骨汤为底,也有不少是用羊汤来做底料的,但与菏泽的羊汤相比,多多少少有些出入,为了勾起菏泽人的味蕾,周建红按照菏泽人熬制羊汤的作法,制作烩面底汤。每天早6时,和面前,周建红就在汤锅中丢入从回民街精挑细选来的羊骨、羊架,置入清水锅里用大火炖煮两三个小时,让骨油和骨髓充分融入,随后放入菏泽本地产的羊腿肉,两个小时后,满屋醇香,肉烂如泥,汤白如奶。
“烩面中,汤是主味的,羊汤作为底汤就熬出了醇厚、浓香,如果想让烩面更加鲜美、唇齿留香,就不得不需要一些秘方。”周建红从灶台上几十个瓶瓶罐罐中挑选出一个不起眼的小罐,罐里是颜色暗淡、略微凝固的料油,闻上去有淡淡的香味。
“这个料油是我自己配制的,里面有党参、当归等多种香料,要用小火熬制一整天呢!”周建红小心翼翼地挖出一勺,“一碗只能放这么多,少了没滋味,多了香料味就过于浓厚了。”
劲道的面皮经过浓厚羊汤的滋润,很快就翻起咕噜咕噜的气泡,周建红略微估摸了一下时间,滑腻剔透的烩面就能上碗了,将面捞出,放上热气腾腾的鹌鹑蛋,加上豆皮、枸杞、蒜苗、香菜和鲜红的辣椒油,白者青白,红者艳红,令人倍有食欲。
天南海北几经波折,用烩面寄托乡土情结
烩面的浓香吸引来不少食客,很快,小小的面馆里高朋满座、宾客络绎不绝。经过一阵子忙活,周建红看食客们大快朵颐,才脱去灶衣,与记者讲起他与菏泽的结缘。
原来,这位来自河南许昌的大师傅是一位“菏泽女婿”,在北京打工认识了妻子李同翠,夫妻恩爱。为了照顾、迁就妻子,1997年,周建红便跟随李同翠来到菏泽经营面馆。
“当时,菏泽的烩面馆还很少,对这种面不是十分熟悉,经过一番考察,我的小店在牡丹路开张了。”周建红回忆道。初来乍到,自然不好混,周建红的面馆天天门可罗雀、无人问津,一年下来,惨淡收场。
为了生计,周建红不得不放弃手艺,重返北京,又开始了颠沛的打工生活,这一去就是两年。
“我就不信自己做不好一碗烩面。”带着倔强,2000年,周建红又返回菏泽,在太原路重振旗鼓,他学羊汤、练习扯面、不断配制佐料,经过不断摸索,终于初见成效。
“当时,在杨庄的生意好啊,小小店面一天能卖二三百碗,我雇了8个员工,虽然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但心里开心。大概就是那几年,菏泽城区陆续出现了好多家烩面馆。”周建红越说越兴奋,“好景不长,杨庄拆迁,经营6年的面馆不得不就此作罢,我又返回北京打工。”
直到2014年,为了孩子上学,为了家庭稳定,周建红又返回菏泽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创业,在华英路经营起了现在的三鲜羊肉滋补烩面城。
“重操旧业,为了防止手艺生疏、做好这碗面,我从来没歇息过,连续三个春节都没回老家。实在耐不住对家乡的思念,去年大年三十下午,我才带着媳妇孩子回了一趟许昌,而且大年初六就开门营业了。”周建红回忆道。
周建红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一直坚持经营面馆,除了这是他的特长以外,更多的是乡土情结。“我今年48岁,在外奔波打拼20多年,家乡的人和事都已经十分模糊,回老家很多年轻人也都不认得,甚至,我对菏泽都比对许昌更加熟悉。”说起故土,周建红满怀感慨,“所以,我更愿意做家乡的面,做的是家乡特色小吃的味道,品的是难以割舍的家乡情。”
猜你喜欢
- 菏泽各界座谈城区中华路拟限制不达标电动车通行措施
- 评论() | 分享03月07号 14:24
- 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开展了“全国爱耳日”义诊、宣传活动
- 评论() | 分享03月07号 11:16
- 菏泽开发区丹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免费查体服务活动
- 评论() | 分享03月07号 11:16
- 定陶冉堌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活动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
- 学雷锋纪念日,华厦眼科医院走进都庄新村公益筛查。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
- 开学了,有些孩子爱眨眼,家长你发现了吗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
- 菏泽市立医院《百科讲坛》第34讲——别把崴脚不当回事-踝部扭伤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
- 菏泽:交通“大变革” 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
- 菏泽:“有偿补课”,26名在职教师受处罚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
- 城管部门常态化清理非法“小广告” 一企业被追呼
- 评论() | 分享03月06号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