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政法学院吕涛院长就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接受采访。
记者:吕校长,请介绍一下山东政法学院的办学定位。
吕涛: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特色山政、文化山政、法治山政、智慧山政、开放山政、和谐山政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建设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记者:山政如何围绕办学定位来培育办学特色?
吕涛:学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培育办学特色。
一是创新形成“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形成了“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Y”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下面一竖是学生做人的根基,代表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上面分叉代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Y”整体表示学校要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E”指人才培养过程,其中三横代表三个育人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素质拓展平台;一竖代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三个平台的良性互动;“E”右边开放代表学校开放办学,把社会资源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平台中来。“S”指学校的四种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培养、复合培养、订单培养、联合培养,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整体的“YES”指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培养结果好,很“YES”。“YES”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是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构成的完整体系。
二是建设形成“122”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定位是:突出特色,做强法学学科,统筹法学外学科发展,逐步构建起“法学类专业群为核心,经管类专业群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群为两翼,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和外国语言类专业群为基础”的法为核心、分类建设、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特色鲜明的“122”学科专业体系。
学校法学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法学专业学科优势突出,在省属高校中首个全部拥有法学学科“三重点”建设项目: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刑法学,省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省级重点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省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在法学一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中,除军事法学外的9个二级学科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研究团队。另有两个重要的法学学科支撑平台:学校2011年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学报《政法论丛》是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是省属高校唯一进入CSSCI来源期刊的学报。
法学专业是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和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在突出法学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强调其他专业与法结合,经济学类专业侧重商法结合,政管类专业强化法政结合,新闻传播类专业突出法治新闻方向,信息技术类专业突出电子证据方向,外国语言类专业突出法律英语方向,非法学专业均具有鲜明的融法特色。
学校现有法学类专业4个,经管类专业6个,新闻传播类专业3个,信息技术类专业2个,外国语言类专业3个。法学、监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行政管理等4个省级特色专业占招生本科专业的28.6%。
记者:山政如何开展第二课堂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吕涛:我们主抓了两个品牌工程:“爱生学工” 和“靛青工程”。
“爱生学工”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开展项目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奖励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建立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服务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乐学、勤学、真学、活学”的优良学风。
素质教育特色项目“靛青工程”2013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打造高校学生第二成绩单”创新试点项目。意在通过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拓展,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工程”将素质拓展活动学分化、项目化,年均活动项目500余个,年度参与25000余人次,供学生自由选择,为个性发展和素质拓展提供路径支持。与课堂教学主渠道相结合,引导教育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强化理想信念,夯实思想政治素养,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
记者:山政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吕涛: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培养、使用、提高相结合,遵循“博学笃行刚健中正”的校训精神、形成“实事求是”的校风和“学在前沿,大爱施教”的教风,师资队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教师总数近600人,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达82%。高级职称教师达42.5%;双师型教师达30%以上,具有行业从业背景教师达25%以上。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全省高校师德标兵等20余人,“山东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4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记者:学校如何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契合?
吕涛:按照培养应用型人才定位,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度贡献度不断提升,坚持开放办学,服务社会,建有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山东省社会稳定研究中心、司法鉴定中心、司法研究院、司法会计研究所、案例研究院、中日韩自贸区发展战略与法律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等20多个研究服务机构。学校加盟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搭建理论与实务互动平台,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现建有校内教学实训中心7个,法学教学实训中心是山东省唯一的法学类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山东省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律师事务所、监狱系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实训基地200余个。创办大法官讲坛、大律师讲坛、企业家讲坛等实务讲坛15个。
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2008年获得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资格。是“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
建设高端智库、创造应用性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立项260余项;国内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40余项。证据鉴识实验室、民商事法律与民生研究中心入选“十三五”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记者:山政育人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
吕涛:学校按照“YES”型人才培养思路,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
生源稳定充足。除省内招生外,还在18个省(区、市)招生。省内第一志愿录取率100%,省外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为95%左右。新生报到率本科99%,专科92%。
学校毕业生学养好,素质高,基础扎实,作风务实,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高。学生国家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各级各类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考取率和考研通过率均稳定在20%以上。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自1955年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16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2011年起每年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面向与培养目标要求吻合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及学校的满意度等。这几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学校满意和比较满意评价均在90%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骨干力量。
记者:请介绍一下山政文化。
吕涛: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毗邻中央商务区、奥体中心、省博物馆、省图书馆,山水清音,人杰地灵,人文环境得天独厚。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实施文化山政战略,凝心铸魂,培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自信。坚持精神文化、学术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五位一体化建设,创建文明校园。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省级 “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等荣誉称号。
大道之行,高山仰止。目前,学校正在围绕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向建设全省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前进。
》》更多“山东高考”新闻请点击:2017山东高考网上高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