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东营快递末端卡壳 快递员收件人门卫各有苦衷

来源:大众网2014年11月10日 14:03【评论0条】字号:T|T

 在位于垦利县中兴路的一家快递网点,快递员正紧张进行快件整理。 在位于垦利县中兴路的一家快递网点,快递员正紧张进行快件整理。

  大众网东营11月10日讯 网购日渐火爆,快递服务质量成为关注焦点。目前,消费者投诉快递问题多为快件延误、丢失、损毁等,大多出现在快递末端环节。让快递业走好“最后一公里”,不仅关系到快递企业的生存发展,而且关乎民生福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关注。

  现状调查快递配送末端易“卡壳”

  “物流查询显示,快递周六就到县城了,但直到周一我才收到。”家住垦利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前段时间网购的商品从外地到东营的速度正常,但快递到垦利后,投递速度突然变慢,“快递员解释说周末不送件,咱也没办法。”

  对于王女士的遭遇,快递公司也很无奈。“今天收了600多件快递,等到‘双11’,收件数量能翻一番。”11月9日上午,在垦利县小李呈村附近的圆通快递点,网点负责人杨庆说,他们每天去西城上级网点取货,路途不远却经常堵车。特别是随着“双11”临近,不少快递公司开始招聘临时工,但经验丰富的快递员却极度短缺,这些问题都降低了快递速度。

  “现在快递行业竞争很激烈,每个县区有十多家公司的快递网点,只有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才能赢得客户认可、获取更大利润。”杨庆介绍,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目前做到快递“零卡壳”,仍十分困难。

  快递为什么不快收件人、门卫、快递员都有苦衷

  “你们公司门卫不收快递,抓紧让你同事来取下吧。”近日,在西城上班的小李外出办事时接到快递电话,几经周折才找到同事帮忙签收快递。像小李所在公司一样,我市许多企事业单位及小区的门卫都开始拒绝代收快递,对此,工作地点离家很远的小周很不适应,“白天都在单位上班,家里没有人,以后来了快递谁来收?”

  收件人有时收件不方便,快递员也有难处。近日,记者来到中通快递一基层网点时,网点负责人李浩正进行派件扫描,谈到“快递慢”的话题,他替快递员鸣起了不平。“公司有规定,所有快递必须当天送完,因为个人原因不能按时送到的,每件快递晚送一天扣100元。”说着,李浩指了指在一旁整理快递的快递员陈芳,“陈姐今天要送100多件快递,中午饭看来是没时间吃了。这么累,她一个月工资才2000元出头。”

  据李浩介绍,快递员送快递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收件人不在家,一件快递要送两三趟,电话里说好5分钟就来取件,等了半小时才到……“多跑趟、多等会儿,还算小事,最怕丢件、坏件。”陈芳说,有的地方签收快递后,收件人因没收到来网点闹事,快递员只能自己承担费用。

  “网上说快递员月薪过万,那是一线城市快递员。在东营,顶多四五千。”申通快递一基层网点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由于工作强度大、待遇和社会地位低,网点人员流动很快,而且快递员多为外地务工人员,每逢假日快递物流订单量激增,恰恰是派件人员大批返乡之时,快递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对于不代收快递,单位、小区门卫也有自己的苦衷。近日,记者在某县区一金融机构家属院警卫室看到,十几平米大的警卫室门口快递堆成小山,推门而进只能踮起脚尖走路,保安宋师傅告诉记者,由于单位职工网购较多,最多时他一天能代收40多件快递,让他疲惫不堪,“前段时间,一个小姑娘快递来的衣服放到警卫室不见了,心情很不好。”门卫签收需承担责任和风险,所以拒收快递实属无奈之举。

  对策建议依靠社会力量打通“最后一公里”

  当前,国内快递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快递企业门槛低、标准乱,几个小面包、三轮车“拼凑”一下就能上路,导致快递行业存在诸多乱象。在所有问题中,消费者对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最为敏感,一方面快递员的报酬与派件数量挂钩,易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另一方面,消费者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每次亲自签收快递,丢件时有发生。

  诸多因素,让许多问题在快递“最后一公里”出现,成为制约快递发展的“瓶颈”。对此,我省出台意见保障快递业用地和网点建设,将快递服务网点纳入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城市快递配送网络,保障快件运递专用车辆优先快速通行,改善快递运输环境。同时,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为快递企业投递快件提供便利条件。

  实际上,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仅正在逐渐解决,而且正涌动着许多商机,例如自助快件柜、第三方代收件平台等为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被广大商家看好。

  结合东营实际来说,我市居民的购买力和消费水平居全省前列,为快递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十分迫切。记者认为,应鼓励和引导快递企业加快在公共场所设置智能快件箱等自取服务设备,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快递末端设施建设,提高投递效率,真正依靠社会力量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同时,有关部门应发挥主体作用,搭建城市共同配送信息平台,集中政策资金优势,整合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等企业,提高配送的效率和质量。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