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1月4日讯 在今年的全省评价性抽检中,垦利县合格率位居东营市首位!10月上旬,省食药局到垦利县暗访,成绩同样是全市最优秀的!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垦利食药就树立了新形象。这是本报记者一行最大的感受。这支崭新的队伍低调起航、开拓前行。这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全心投入;这里没有惊天动地,只有默默奉献。但他们却以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获得了各级部门的认可。
在这背后,有领导班子高标准的定位;有全局上下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有执法队伍扎实为民的好作风。
工作思路“12345”
专项整治不手软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成败。一个组织倘若没有明确的目标,清晰的思路,干起工作来无异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就总结出了管理三要素——“定战略 搭班子 带队伍”。
一完成机构改革,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赵志峰为局长的垦利县食药局就确定了“12345”的工作总思路。
“1”即一个总目标——建设“食安垦利”,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即两个依托——依托食品药品专业协会等组织的行业自律,依托社会监督,动员群众、社会团体参与,畅通12331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信息员、协管员和特邀监督员的作用。
“3”即三个建设——强基层建组织、打基础提能力、抓基本促规范。健全和完善乡镇基层和村级食品药品监管队伍,加强社区(村、居)信息员和协管员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开展精细化管理,规范工作运行。
“4”即四个环节——在食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食品消费中,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把食品源头污染的治理向一头向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延伸,一头向食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环节延伸,做到节点信息 互联互通,形成完整的流通信息链条和责任追溯链条的一种体系。
“5”即五项重点工作——日常监管、专项整治、信息公开建设、诚信体系构建、品牌塑造。
好思路青睐行动者。很快,以专项整治为抓手,垦利食药打响了体制改革后的“第一枪”。围绕消费量大、安全隐患多的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学校食堂、肉及肉制品、农村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严惩重处违法犯罪,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赵志峰告诉记者,群众投诉和举报是食药局专项整治内容的主要参考,“但凡是百姓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热点问题,比如近期针对一次性餐具、餐巾纸、桶装水、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都是通过群众获得线索。”与此同时,加强配套体系建设,推进特色餐饮文化建设,借鉴、融合各地菜品和美食文化,鼓励企业大力开发绿色、营养、健康菜品。
零距离接地气
为百姓做实事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基层该如何落实?赵志峰认为,在感情上要时刻心系老百姓,真心实意的听取老百姓的意见,集中力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这就是最大的落实和实践。
之前在垦利,无论身处多么偏远的乡镇,但凡要开小卖部、小饭店,都需要到县城办理健康证、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等手续。但如今,这一现象已成为过眼云烟。机构改革之后,垦利县食药局首先做的是充实基层力量,成立镇级食品药品监管所,下划职能。“能在家门口办的事就不用往外跑了。”赵志峰说,向镇级监管所划分实权后,就能轻松办理。目前垦利县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都已分别建立1个食药监管所,每所3-5个人,负责辖区内的审批监管职责。
食品安全协管员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之前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今年为了切实收到实效,食药局规定,该职务由村两委成员以外的村文书担任。发生轻微食品安全问题,协管员将与村委共同自主解决,这也为县局节省了工作时间。
“城乡一体,全员稽查,区域协管,错时执法”。这16个字是对垦利食药局执法模式的精辟总结。赵志峰介绍,由于前期县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和人员设置先天不足,特别是有些基层新设岗位不能随机构的设置而快速补充,导致了食品药品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在工作量大幅增加而人员难以及时到位的情况下,该局突破常规、大胆创新、改革执法模式,从而大大缓解了人员严重匮乏的状况。
以“区域协管”为例,其做法是将城区街道划分为片区,县食药局按照城区内各股室的自身职能实行监管,如药品股、食品股、生产流通股等,无需再进行全局监管,而只监管与自身职能相关的场所。而针对各监管所只有2名工作人员的实际,则允许相邻镇街之间自由协作,联合行动。“实行网格化管理,让各职能部门向片警一样分布到辖区。”
磨合新队伍业务强筋骨
几年前,一部电视剧《亮剑》风靡大江南北,剧中主角李云龙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克服重重困难,将所在的独立团迅速打造为具有超常作战力的部队。其团队建设能力至今为观众们所称道。
回顾垦利食药局的组建发展之路,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这部电视剧的不少片段。
体制改革之前,原先的食药监管体制分为种养殖、生产、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部门监管。种养殖归农业、林业、畜牧业及海洋渔业系统监管,生产则由质监系统负责,销售流通有工商部门,最后一环才是食药部门的监管范围。“管辖范围不同极易造成工作上的困扰,”赵志峰表示,“比如在豆芽无根素问题的监管上,食药局只负责餐桌上的豆芽质量监管,因此必须追溯到生豆芽的生长、加工、流通问题上,相关部门都无法确认问题到底该谁负责。”
2014年4月份,除去种养殖环节仍由各农口监管外,其他三个环节都纳入了食品药品监管局统一监管。目前,垦利县食药局从工商合并37名工作人员,从质监合并10人,再加上之前的药监局、食安办人员,大家共同组成了一个新“家”。
队伍在于磨合,业务需要精进。唯有人心齐,泰山方能移。由于工商、质监、食药三个系统的监管专业性强,生产、流通等各环节均有不同的法律依据、不同的认证标准,“但各部门之间并没有接触过,相当于他们第二次就业。”赵志峰介绍,为了让新调配的人员顺利开展工作,垦利县食药局展开集中培训,从文书写作到案件办理,基本上是“上午培训课堂学、下午执法现场练”,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效率。比如培训超市监管时,上午请工商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培训,下午就去超市学习如何进行监管等。
集中培训既提高了能力,又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可谓一举多得。
“业绩源于创新,创新源于思考,思考源于用心,用心源于热爱。”赵志峰表示,围绕着市委市府的战略部署,在垦利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垦利食药必将在打造“食安垦利”的征途中做出更大的贡献!